第三百五十一章 醫學院(第2/2頁)

崇禎肅然道:“你想不想讓世間所有病患得到正確的救治?你想不想讓精於醫術的郎中遍布整個大明朝?你又想不想讓招搖撞騙的庸醫喪失生存之道?”

“臣當然想。”傅山不假思索的道,“臣做夢都想改變這種局面!”

“好,朕就給你這個機會。”崇禎肅然道,“朕讓內務府出銀子,在國子監下單獨設立一個醫學院,同樣從各個地方州縣招募生員學醫,從醫學院畢業的士子與其他各科的士子享有同等待遇,三年畢業即進入內務府當差。”

“聖上此言當真?”傅山頓時間大喜過望。

“當真。”崇禎道,“醫學院的首期生員就從這次考生之中篩選,名額為五百人!今後每年招五百人,如有必要再擴招。”

“五百人?”傅山聞言興奮得兩眼直冒光。

“對,五百人!”崇禎道,“你傅山便是醫學院的首任院長。”

崇禎此舉絕非心血來潮,他是真的準備下血本提升大明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只有醫療服務水平上來,大明的人均預期壽命才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嬰幼兒的死亡率才會降下來。

只有人均預期壽命提上去,再把嬰幼兒的死亡率降下來,人口才會爆發式增長。

只有長口出現爆發式增長,才會有足夠的人力支撐起工業發展,而且擁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工人數量多了,還能夠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再反過來反哺工業。

除此之外,將來殖民海外也需要海量人口。

有鑒於此,必須把大明的醫療水平提上去。

而要把大明的醫療水平提上去,就必須培養出足夠數量的醫生,要讓那些拿著香灰招搖撞騙的庸醫無處容身!

崇禎又道:“你讓馬鳴騄把保國公府清出來,作為醫學院院址。”

“臣領旨。”傅山領了崇禎旨意,轉身興沖沖的離開了國子監。

此時此刻,傅山的體內真充滿了蓬勃的幹勁,有一等想要仰天長嘯的沖動,華夏大地的岐黃之術即將在他傅山手中迎來脫胎換骨的改變!

而他傅山,也必將因此名垂青史。

立功立言立德,他即將湊齊兩樣!

三不朽不遠矣!

……

與此同時,在新昌縣的縣府大堂。

徐應偉正在給即將前往南京參加國子監入學考試的生員送行,縣學的教諭、訓導還有新昌縣縣令在場旁聽。

這次前往南京趕考的新昌秀才共有五十余人。

新昌縣到底是個小縣,總人口也不過十幾萬。

“值此亂世,是我輩士子之不幸,但也是我輩士子之大幸事。”徐應偉的目光從一張張年輕的臉上掠過,朗聲道,“所不幸者,是我們要比承平時代的士子承受更多的痛苦,甚至於包括生離死別,所幸者,則是這個亂世賦予了我們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譬如說我,兩年前還是跟你們一樣的諸生,現在卻已經是勤王士子。”

“並且奉了聖命返鄉募兵,今後也將率軍為國家而征戰沙場。”

“當今聖上乃是古今罕有之聖君以及仁君,只要你們有能力,有報效朝廷、報效聖上之無上決心,就不愁得不到一展畢生所學的機會。”

說到這一頓,徐應偉又道:“我這麽說你們明白了嗎?”

“學生等明白了!”五十多個生員齊齊作揖,“上報君王朝廷,下報黎庶百姓,為了漢家衣冠而戰,為了儒家宗廟而戰!”

到這,徐應偉就說得差不多了。

新昌縣令當即領著徐應偉離開。

縣學教諭則最後叮囑一眾考生:“徐大人的言外之意,就是當今之聖上尚武,所以你們在寫程文時也要側重於開疆拓土以及銳意進取,記住了嗎?”

“學生等記住了。”五十多個諸生再次作揖,“謝過先生教誨。”

“好,那就出發。”縣學教諭道,“眼下距離年底國子監考試已經不足一個月,我們也該提前前往南京遊學了,畢竟聖上給趕考的士子提供了免費的食宿,所以到了南京之後你們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可住,更不會餓肚子。”

說到這,縣學教諭忍不住心生感慨。

當今聖上是真的仁義,竟然給趕考士子提供免費食宿。

古往今來,從來就沒見過這等好事,這回真是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