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落井死(第2/2頁)

“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俸祿肯定還是要發放的。”

崇禎道:“現在你們就都說說吧,內務府應該按照什麽標準發放俸祿?”

鄭森道:“聖上,臣以為比照京官的俸祿就行,七品京官支多少俸祿,我們這些給事中也就領多少。”

眾人都不肯吭聲。

這事情有些敏感。

崇禎便只能點名,問傅山道:“傅山,你說呢?”

傅山無奈的說道:“回聖上話,如果比照京官俸祿折銀發放就沒問題,但如果比照京官發放寶鈔恐怕就不行。”

“就以正七品京官的俸祿為例。”

“洪武二十五年定下的月俸為七石五鬥,其中一部分發放祿米,一部分折成寶鈔,根據官員品級不同,折色比例也不相同,此後凡兩百余年雖然折色常常有變化,但是俸祿的定額一直就沒變過,正七品的俸祿都是七石五鬥。”

“若能將這七石五鬥折銀發放,按現今米價就是七兩五錢,養活一家綽有余裕。”

“但若是將這七石五鬥折寶鈔,按現今的寶鈔價格甚至不足五錢銀子,若只是一個人則問題不大,若要養活一家人則難矣。”

崇禎聞言笑了笑,又說道:“折成銀子七兩五錢,真的夠嗎?”

“養活一家數口肯定夠了。”傅山說道,“但若是有數十口人,那肯定是不夠的。”

七石五鬥的月俸,也就是1100多斤米,十口以下的家庭還是可以過得很寬裕的,甚至可以做到頓頓有肉吃,但是超過了十口就會有些緊巴,不過維持溫飽還是沒有問題的,喝酒吃肉或者下館子啥的就別想了。

對勤王士子來說,肯定也不夠。

他們除了工作之外,還得交際。

要是把俸祿標準定得太低,就免不了又要重走太祖爺的老路。

所以,崇禎並不打算重蹈覆轍,但是盲目的搞養廉銀也不行,因為滿清的養廉銀制度已經證明了,貪官並不會因為有養廉銀的存在就不去貪。

當下崇禎又把目光轉向諸士子:“你們是什麽意思?”

陳子龍、方以智、阮大鋮等道:“臣等唯聖上馬首是瞻。”

這幾個都跟鄭森一樣家境殷實,不缺銀子,所以對俸祿無感。

但是傅山、汪偉等另外幾個人就沒有吭聲,他們還是希望能多些。

“不說話?”崇禎笑著問汪偉、鄭遵謙等幾個沒說話的給事中道,“再不說話,朕可就決定了啊,月俸就確定為七石五鬥。”

聽到這話,馬鳴騄終於坐不住了。

馬鳴騄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聖上,能不能再加點?月俸七兩五錢屬實有些少,也就夠到六必居喝上幾頓酒,然後一家老小就得跟著喝西北風。”

崇禎問道:“馬卿,那依你的意思,增加多少為宜呀?”

馬鳴騄道:“要不,就湊個十兩整?月俸十兩應該差不多了。”

正說話間,高起潛忽然快步走進來稟報道:“萬歲爺,解府剛剛派人前來報喪,說解閣老昨天晚上在府中賞月時不慎跌落井中,因當時院中正好無人,一時竟然無人發現,等解家人發現之時已然晚了,解閣老已是歿了。”

“啊?失足落井?”鄭森、方以智等年輕的士子瞠目結舌。

馬鳴騄、阮大鋮等年紀稍長的則是心下凜然,賞月?昨天可是朔日,何來月亮?還有落井什麽的也太假了吧?

太子朱慈烺的心下則又是一等感悟。

別人不清楚內情,朱慈烺是知道的。

父皇的一次召見,居然就能夠逼得內閣次輔落井死?

朱慈烺腦海裏便不由得泛起《韓非子》裏的一句話:夫龍之為蟲也,可擾押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攖之,則必殺人。

父皇的確仁慈,等閑不願意多造殺孽。

但如果有人觸犯他的逆鱗,父皇也會降下雷霆震怒。

解閣老啊解閣老,你屬實不該再次挑起黨爭,觸犯父皇的逆鱗。

崇禎的目光也轉向朱慈烺:“太子,你代朕去解府吊唁,對了,別忘了從內務府支十兩銀子,解家不缺銀子,所以咱們的意思到了就行。”

方以智、黃宗羲他們幾個聞言就有些繃不住。

聖上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慷慨哪。

等朱慈烺離開了,崇禎道:“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