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器時代(第2/3頁)

“臣方以智/宋應星叩見聖上,聖上萬福金安。”方以智兩人大禮參拜。

“平身。”崇禎一肅手,又指著那一摞書冊問,“這是你們編撰的教材?”

“正是。”方以智說道,“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總算是不辱聖命,將各個學科的教材目錄編寫出來,還請聖上過目。”

崇禎當即命士子呈上書冊。

然後拿起上面第一本教材,這是一本歷史教材。

還不錯,用的斷代史寫法,從三皇五帝時寫起,而且加了不少小故事,國子監學生應該會很喜歡閱讀這樣的歷史教材。

可惜只有目錄,看不到全本。

全體的話就得根據目錄往內添加詳細內容。

這個工作量就不是兩個人能夠完成得了的。

第二本教材是醫學教材,分為藥物、問診、金創三個部分。

方以智指著醫學教材說:“聖上,這部醫學教材目錄並非臣等編撰的,而是由醫科都給事中傅山及給事中吳又可所編撰。”

“嗯,挺不錯。”崇禎對醫科教材還是挺滿意的。

隨手翻到金創篇的最後,崇禎發現了更大的驚喜。

“金創腸斷候?金創諸病候?外科正宗?”崇禎簡直是不敢相信,在他的印象中,中醫似乎只有內科問症,可是看完這本教材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麽回事,原來中醫學科中不僅存在外科,而且還頗為先進。

金創腸斷候篇,介紹的就是腹腔外科的腸吻合術。

金創諸病候裏也詳細介紹了斷骨再續的外科手術。

外科正宗篇甚至還詳細介紹了外科手術前的麻醉藥——回香草散!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不過中醫學科博大精深,粗略涉獵毫無用處,所以需要在國子監專門設立一個醫學院培養醫生。

國子監的其他學生就不用學醫科。

看來,回頭得讓傅山和吳又可來一趟國子監。

一邊這樣想著,崇禎一邊又接往下翻閱教材。

但是翻到第三本教材時,崇禎的眉頭便蹙緊。

因為這是一本數學教材,而且跟九章算術這樣的古籍一個套路。

就是沒有按照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分數、代數……這樣的由淺入深的編寫,而是上來就是具體應用題的解題。

崇禎簡單的翻了下,差不多有幾百道題。

而且這幾百道題也不是由淺入深,而是難度隨機分布。

再翻開物理,幾乎就是物理小識簡化版,就是一則一則的小知識,完全不成系統。

化學也是差不太多,都是一則則小知識,就是把天工開物、物理小識以及古代的一些冶金知識做了篩選。

看到這,崇禎的眉頭已經控成一個疙瘩。

這樣的教材,不成體系,根本就沒卵用。

從這裏也能看出來,華夏文明的經驗類學科還是很厲害的。

但是邏輯體系類學科就薄弱到令人發指,這也是到了近代,華夏文明在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等學科上沒什麽建樹的主要原因。

看起來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的教材就只能指望蔔彌格,但願這洋教士能夠把帕斯卡還有笛卡爾忽悠過來。

這時候,崇禎就更加想念湯若望。

湯若望是真的學識淵博,天文學、數學、物理、化學甚至於連醫學都有涉獵,而且造詣都頗為不淺,堪稱是個大才。

編寫教材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只可惜,湯若望選擇留在了北京。

也不知道建奴會不會重用湯若望?

如果多爾袞有識人之明,並且重用湯若望的話,恐怕還真有些麻煩,因為湯若望真的有能力讓建奴的火器水平上一個大台階。

要是這樣,真就進入火器時代!

今後就是槍炮與鋼鐵的戰爭了。

……

“湯若望,這是你編寫的新歷書?”

多爾袞一臉肅穆的看著湯若望剛剛進獻上來的厚厚一疊歷書。

華夏文明自古以來講究敬天法祖,多爾袞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對於歷書的編撰也是極為重視,因為歷書代表著天,天意所屬!

一個王朝如果連自己的歷書都沒有,就不是正統王朝。

所以多爾袞入主北京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欽天監的人重新編寫歷書。

花了一年多時間,湯若望終於在《崇禎歷書》的基礎上編寫出《新歷書》108卷並敬獻給多爾袞禦閱。

“回皇父攝政王陛下。”湯若望無比恭敬的道,“這正是臣特意為大清編撰的新歷書,全書合共108卷,還請聖裁。”

“好,朕會盡快抽時間閱讀此歷書。”

是的,多爾袞已經開始公然自稱朕,既然順治小皇帝都稱他為皇阿瑪,他又有什麽理由不以朕為自稱?沒道理啊。

還有布木布泰,現在也是他的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