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第2/2頁)

“蔔彌格!”崇禎又接著對蔔彌格許諾道,“只要你能夠把笛卡爾、帕斯卡還有他們的同事以及學生帶到大明來,朕再給你五萬兩銀子作為酬謝。”

稍稍一頓,崇禎又接著說道:“而且準許你在大明自由傳教。”

當然,崇禎仍舊不會告訴蔔彌格,自由傳教的前提,就是改革教義。

“噢上帝,噢上帝,尊敬的英明的仁慈的皇帝陛下,您真是太慷慨了,我都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贊美您的偉大。”蔔彌格跪倒在崇禎腳下,恨不得親吻他的腳趾。

崇禎讓高起潛找來紙筆,刷刷的寫下一道手諭,再將手諭遞給蔔彌格:“蔔彌格,你拿著朕的這道手諭去內務府領銀子,領了銀子之後立刻返回歐羅巴,不過這次你不能再像之前一去就是兩年,你得盡快趕回來。”

“當然,那是當然。”蔔彌格連連說道。

“我會要求澳門總督專門派艦隊護送我回歐洲。”

“一旦說服笛卡爾及帕斯卡,我們便立刻動身返回,而且同樣會說服國王陛下動用沿途的艦隊保護我們的船隊。”

蔔彌格拿著手諭興沖沖離開。

直到這時候,旁邊的朱慈烺、詹仰之、高起潛等才回過神來。

雖然有著滿腹疑問,鬧不明白崇禎為什麽如此重視兩個紅夷,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多問一句,聖上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崇禎也沒跟他們說,因為就算說了他們也不懂。

笛卡爾、帕斯卡就不只是兩個科學家,而是意味著數學體系、物理學體系、化學體系甚至西方哲學體系的建立。

不過西方的哲學體系就算了。

崇禎只想要數學體系、物理學體系及化學體系。

只要這三大體系建立,近代自然科學恐怕就不會再讓歐洲專美,將來大明的自然科學發展水平不說遙遙領先歐洲,打平應該是沒有懸念的。

打發走了蔔彌格之後,崇禎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燧發槍的產能。

崇禎問詹仰之道:“詹翁,就是說燧發槍的產量是絕對提不上去了?”

“這個真沒辦法。”詹仰之搖頭苦笑道,“月產一千支銃真的已經是極限,不過一年後可以增加到月產兩千支。”

崇禎的眉頭便不由得蹙緊。

一個月一千支銃,一年也不過一萬支銃。

就算月產兩千支,一年也不過兩萬支銃。

畢竟有不良品率,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九成良品率就已經算不錯了。

可是這麽點產能對於大明來說,杯水車薪,因為有了燧發槍之後就不用再給步兵單獨配備長矛手,所以包括炮兵在內的每個士兵都要裝備燧發槍。

第一批27萬募兵此時正在一千個募兵士子的率領之下進行最初級的訓練。

等到年底這27萬募兵來到南京,到時候拿什麽給他們?仍給他們發長矛?還讓他們拿著長矛去跟建奴拼命?那不是扯淡麽。

當下崇禎又問道:“銃管卷制太耗費時間,能不能澆鑄?”

這個詹仰之也懂,徑直搖頭說道:“聖上,澆鑄不行的,直接以澆鑄法成形的銃管都是生鐵銃管,硬度太大,後期沒辦法通過鉆孔拋光等進行處理,槍膛就不夠平直、光滑,氣密性就很差,而且鉛子很容易卡在槍膛。”

崇禎便再嘆口氣,澆鑄槍管估計是真不行。

要不然鳥銃、魯密銃的銃管不會用卷制法。

這也就是說,在動力系統沒得到解決之前,燧發槍的產能是別想有跨越式的提升,一個月也就這麽點量。

當下崇禎道:“行,那就這麽著,把魯密銃訂單改燧發槍。”

“好。”詹仰之道,“小老這就會同各位師傅先行確定工藝,然後盡快安排各個車間以及各個配套工廠進行改造。”

“噢,對了。”崇禎又想起一事。

“大明兵工廠還得再增加一個紙殼彈車間。”

“咦,紙殼彈車間?”詹仰之聞言頓時一愣。

“高伴伴,你給詹翁一顆紙殼彈。”崇禎說道。

高起潛便趕緊從革囊裏取出一顆紙殼彈遞給詹仰之。

詹仰之也是個識貨的,瞬間就意識到紙殼彈的價值。

“聖上放心,臣這就安排。”詹仰之一口就答應下來。

因為生產這個紙殼彈根本沒有技術難度,而且都不用壯丁,到南京城內或者附近鄉下找些婦孺就能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