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2/3頁)

所以在明年夏季冬小麥成熟之前,就得朝廷拿糧養活。

險此之外,給這些鎮兵以及百姓提供種子農具及耕牛,都需要銀子。

當然,種子農具還有耕牛不白給,等明年夏天鎮兵和移民打下糧食,就要開始償還種子農具和耕牛錢,頂多可以分多年還清。

總而言之,花錢還是要量入為出。

眼下內務府的盈利能力還是太弱,所以必須得省著花。

等到江南的手工業蓬勃發展起來,民間的七億兩存銀完全流動起來,繼而產生三倍、五倍甚至於七倍的貨幣乘數效應,那時候就可以敞開了花錢。

至於眼下,就還是省著點,先募兵六百個總27萬新兵。

27萬人是不多,但是等編練成軍,各種武器裝備到位,再加上徐州鎮台以及歸德鎮台的35萬民兵,自保是絕對不成問題了。

……

從南京到山陰,足足有六百多裏地。

但是徐應偉只用了不到五天就走完,等到第六天傍晚時,徐應偉甚至於已經趕到了姥東老家,一個座落在天姥山東麓的大村子。

什麽叫歸心似箭,這就叫歸心似箭。

這天太陽快落下,徐士益收了農具,準備歸家。

徐士益是姥東徐氏的族長,家裏也有幾十畝地,甚至於還雇了長工,但農忙季節他還是會跟著長工一塊下地。

今年整個姥東山區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地裏莊稼大多枯死。

徐士益帶著兩個長工天不亮就起來挑水澆莊稼,可還是頂不住這炎炎烈日,眼看著田裏的水稻以及地裏的大豆一片片枯死,別提有多難受。

“唉,看來今年將是個大災年。”徐士益憂心忡忡的道。

“是啊,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哩。”長工烏牛甕聲甕氣的道。

看著烏牛壯碩的背影,徐士益欲言又止,心說這烏牛磅大腰圓,是個好莊稼把式,也很舍得賣力氣,一個人就幾乎能頂得上一頭牛。

但是有一點不美,就是飯量實在大得嚇人。

往常年景好的時候,徐士益不介意養著烏牛。

但是今年這個年景,就實在養不起這頭烏牛了。

但是一時之間,徐士益又不知道該怎麽開這個口。

“士益公,士益公!”就在這時候,一個童子飛奔而來。

“小癲子?”徐士益的思路被打斷,當即沒好氣的訓斥道,“瘋瘋癲癲的幹嗎呢?你的羊呢?羊要是被被狼給叨走了,回家你爹能把你打死。”

“士益公,秀才公回來了。”童子跑得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秀才公?你說我家老大?盡胡說。”徐士益沒好氣的道,“我家老大跟著聖上正在徐州打仗,哪能這麽快回姥東老家。”

山區閉塞,都過去幾個月,居然還不知道徐州大捷。

“士益公,真的是秀才公。”童子賭咒發誓道,“小子在山頭上看得真真的,秀才公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已經過了南坑,很快就要到村口了。”

話音剛落,前方山口便傳來了嗒嗒嗒嗒的馬蹄聲響。

定睛看時,只見一個身穿襕衫的士子已經騎著一匹駿馬從彈石路飛馳而來。

“士益公你快看,秀才公!”童子指著彈石路上飛馳而來的駿馬,連聲叫道。

“老爺,好像真是大公子!”烏牛揉揉眼睛,也是難以置信的道,“老爺老爺,真的是大公子回來了,是大公子回來了!”

“真是,真是我兒回來了。”徐士益不禁也濕了眼眶。

看到兒子安全返鄉,徐士益懸著的心終於落回肚子裏。

姥東徐氏祖上也曾經闊過,但是這幾百年就出了這麽一個秀才公。

這次總算是沒有折在徐州,總算是活著回到姥東故裏,而且看樣子還是衣錦還鄉,要不然哪來的這匹高頭大馬?

不用說,來的就是徐應偉。

隔著還有幾十步遠,徐應偉就看到了徐士益。

徐應偉很快滾鞍下馬,急走幾步來到徐士益的跟前又跪倒在地上:“父親大人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起來,回來了就好。”

這時候,徐士益早已經收起了情緒。

儒家講究遠子而近孫,對兒子嚴苛對孫子親近。

徐士益對徐應偉也是一貫極為嚴厲,不苟言笑。

徐應偉卻恭恭敬敬的給父親叩了頭,才敢起身。

旁邊的烏牛已經牽過徐應偉的坐騎,連聲贊道:“好牲口,竟然跟俺的肩膀一般高,力氣估計不小,犁十畝地應該是不成問題。”

“烏牛,胡說什麽呢。”徐應偉笑道,“那是戰馬。”

“戰馬?”徐士益道,“這是朝廷配給你們士子營的戰馬?”

“不是,是朝廷配給騎兵營的戰馬。”徐應偉道,“兒子從騎兵營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