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理念之爭(第2/2頁)

“聖上此言有失偏頗,大宋之滅亡,還有大明之衰微,並非以文制武所導致,乃是一個王朝生命周期所致。”高弘圖說道,“恰如一人,有青年時,有壯年時,也必然有年老時,其後必然就會有死亡,王朝亦是如此。”

崇禎道:“高閣老的意思是說,大明已然進入垂暮之年?”

高弘圖點頭道:“自從周朝禮崩樂壞之後,一個王朝的壽命大抵在兩百到三百年間,大明自太祖開國至今,已然享國二百七十又七載,誠然暮年矣。”

崇禎道:“按照高閣老的意思,大明的死亡已然不可避免,那你們東林黨為何至今還死保著大明朝?這麽做又是為了什麽?”

高弘圖肅然道:“自然是為了漢家衣冠以及儒家宗廟。”

“那朕明白了,你們保的不是大明,是漢家衣冠及宗廟。”崇禎笑了笑又說道,“也就是說,對你們東林黨又或者文官群體而言,換朝廷其實沒什麽,換皇帝就更不在話下,但是漢家衣冠宗廟不可廢。”

“意思就是這麽個意思。”高弘圖嘆口氣,又道,“但是老臣其實並不希望大明覆亡,因為自古以來,得國最正未有出於我大明之右者,包括老臣在內,其實所有的東林黨人乃至於所有的文臣,都在竭盡全力延續我大明之國祚。”

“朕也想延續大明國祚,你們為何就是不允?”

崇禎臉色一沉,質問道:“你們真就如此肯定,你們能夠做得比朕更好?”

高弘圖哂然道:“聖上一人做得再好又有何用?你能保證太子也做得好?既便太子也能做好,你能保證太孫也做好?”

崇禎道:“這自然是不能,又豈能有代代英主?”

高弘圖:“所以,皇帝垂拱而治,實則士大夫當國秉政,乃是保證漢家衣冠及儒家宗廟長久不衰的唯一良策!因為皇帝選材範圍太小,不可能保證代代都出英主,但是內閣輔臣卻是由千千萬萬個文臣中選拔而出,皆堪稱英才!”

這一點,崇禎其實也是承認,大明朝的內閣制度確實已經是相當先進。

高弘圖的這一番話也確實切中要害,要想皇帝代代都出英主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內閣輔臣卻肯定是文官中的精英,要不然也不可能爬上高位。

到了這,高弘圖的政治理念已經呼出欲出——那就是皇帝垂拱、內閣當國。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把皇帝當成吉祥物供起來,治國就交給士大夫內閣。

所謂的漢家衣冠,所謂的儒家宗廟,全都是幌子,士大夫內閣當政才是其本質。

如果有哪個皇帝威脅到了內閣當政,就幹掉皇帝,如果朝廷威脅到了內閣當政,那就換個朝廷也不是不可以。

這是個極致的實用主義者。

“哈哈,高閣老終於說出了心裏話。”

崇禎哈哈一笑說:“所以高閣老才非欲除朕而後快?”

“對。”高弘圖此時也是絲毫不避諱,點點頭說道,“因為聖上你要學永樂大帝,因為你要破壞大明來之不易的內閣當政。”

崇禎臉上笑意斂去,肅然說道:“那麽問題來了。”

“有宋一朝行的便是文臣當政,士大夫的權力不可謂不大,宋代皇帝也堪稱垂拱而治的典範,可為何最終卻還是滅亡了呢?”

“宋亡之後,漢家衣冠還有儒家宗廟都保住了嗎?”

“還有我大明自宣宗朝之後,也是內閣當政,可為何國勢也是江河日下,最終連京師都丟掉?若不是朕,徐州早已失守,沒準江南半壁也早已經淪陷。”

“若是建奴鐵蹄南下,高閣老以為還能保住漢家衣冠及儒家宗廟?”

“高閣老該不會以為,建奴蠻夷也會采納你們推崇的士大夫內閣當國吧?”

高弘圖的眉頭一下蹙成一團,因為崇禎的這幾個連續發問,把他給問住了,讓他一時之間難以回答上來,或許永遠也回答不上來。

“高弘圖,回答不上來了吧?因為你根本沒看到問題本質。”

崇禎哂然一笑,又道:“漢唐之亡,非亡於文武並重,宋明之衰敗,也不是敗於以文制武,這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