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皇明時報(第2/2頁)

汪偉剛回到縣衙,就又被胡國柱派人給叫回來,然後一頭霧水的進了崇禎大帳,不知道聖上這麽快把他召回,又是為了什麽事?

汪偉大禮參拜道:“臣汪偉,叩請聖上金安。”

“平身。”崇禎肅手示意汪偉起身,又說道,“汪卿,朕記得你是南直休寧人氏,崇禎元年中的進士,十一年授的翰林院檢討,沒記錯吧?”

“聖上並未記錯,臣惶恐。”汪偉不由得感激涕零。

大明朝這麽多官員,京官都有好幾千人,聖上竟記得他這個小小的翰林院檢討,如何不令他感激涕零誠惶誠恐。

“你大可不必惶恐。”崇禎說道,“朕對你的印象可不是一般的深,要不然去年初北京潰圍之時,朕也不會放著數千京官不帶,獨帶上卿等九人。”

好吧,這不過是托詞,其實就是因為他知道汪偉等九人都是忠臣。

頓了頓,崇禎又道:“朕至今記得你初入翰林院時曾經上過一疏,勸朕創辦一份類似邸報卻又不是邸報的讀物,以教化萬民,可惜當時朕見識淺薄未曾采納。”

“聖上,此事臣不敢居功。”汪偉忙道,“臣之所以會有此念,皆是因為有次與欽天監正湯若望閑談之時曾經聽他提及,在他的家鄉有一種報紙,名字好像叫艾維蘇事務報,不僅縉紳商賈喜讀,甚至連販夫走卒也是爭相購買。”

“汪卿,便是你了。”崇禎肅然道,“朕打算在內務府設立邸報科,由這個邸報科專事負責辦報事務,汪卿你可願意來內務府替朕把報紙給辦起來?”

“辦報?”汪偉聞言大喜過望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好。”崇禎欣然道,“那麽從現在起你就是邸報科都給事中。”

“臣領旨。”汪偉長長一揖又起身問道,“聖上,報紙以何為名?”

“這個朕得好好想想。”崇禎沉吟片刻之後說道,“先叫皇明時報吧。”

“皇明時報?”汪偉拱手一揖道,“聖上,臣現在便去辭了蒙城縣令,反正這裏有沒有臣都沒什麽區別,然後便回南京籌備皇明時報。”

敢情這也是個急性子,就連一刻都不想耽擱。

目送汪偉離開,朱慈烺又對崇禎說道:“父皇,除了辦報之外,其實還可以令阮大鋮寫個關於黨爭的戲曲,背景就選在宋朝好了,就寫王安石變法之時新黨與舊黨之爭,務必要讓江南百姓知道大宋究竟是如何亡於黨爭的。”

“嗯,這個主意不錯。”崇禎贊許的點了點頭。

又道:“不過拿大宋做背影就大可不必,不如直接寫本朝好了,就寫當初東林黨與閹黨之爭,還有東林黨與楚黨、齊黨、浙黨之爭。”

“啊?”朱慈烺說道,“父皇,這不好吧?”

崇禎卻直接令胡國柱將阮大鋮叫到他的大帳中。

聽崇禎說明原由,阮大鋮也有些傻眼,惶然道:“聖上,臣萬萬不敢寫這曲本。”

讓阮大鋮寫東林黨誤國,阮大鋮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願意,這樣也可以報了當年東林黨人打壓他的一箭之仇,可讓他寫黨爭導致朝政失控,進而丟掉北京,這個他就不敢,因為這個寫好了沒什麽功勞,萬一寫錯了卻是要掉腦袋的。

“你怕個什麽?”崇禎說道,“朕都不在乎,你有什麽好怕的?”

“可是,可是……”阮大鋮一臉為難的說道,“這曲本寫出來的話,必定是有損聖上您的英明神武的形象。”

東林黨和閹黨相爭,和楚黨、齊黨、浙黨黨爭,進而導致朝政失控,東林黨人固然是大明朝的罪人,可是聖上掌控朝局不力,一個無能的評價只怕也是跑不掉,這一點,無論他怎麽粉飾都是粉飾不過來,真的很難搞。

“你就照直寫。”崇禎哂然一笑說,“不就是掌控朝局不力,遇事沒有主見麽,朕自己都不在乎百姓評判朕,你又有什麽好怕的?”

頓了頓,又道:“再說這些難道不都是事實嗎?”

“禦極十七年,朕但凡有點兒主見,也不至於北京都丟掉。”

“所以,阮大鋮你大可不必有顧忌,只管照直寫曲本就是,但是唯獨有一條,一定要把東林黨不顧全大局,為了一己之私發動黨爭的真面目揭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