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直接拿下南京(第2/3頁)

“啊?”周圍的邊軍將士聞言臉色劇變。

徐應偉等勤王士子卻神情鎮定,因為就在年前的時候,在北上徐州的途中,崇禎就帶著他們推演過無數次建奴南下的敵情。

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他們一點不意外。

然而不意外歸不意外,擔心卻還是擔心。

徐應偉便小聲勸說道:“聖上,建奴如果真的分兵南下,很可能會走淮安,眼下淮安府僅只有二十萬新募的鄉勇,甚至連漕運署的兩萬運軍也跟著路部堂調到了邳州,臣擔心淮安府會失守,要不然就由臣率一隊士子火速馳援?”

“馳援?”崇禎搖頭道,“你們怎麽去?從河面溜冰前往?”

“溜冰?”徐應偉聞言愣了下,隨即反應過來,嘆息道,“也是,只要我們出城就必定被建奴發現,到時蒙古騎兵必定來追殺我們,我們跑都跑不掉。”

“所以,還是把心思都用在雲龍山上吧。”崇禎道,“至於淮安府,就交給閻應元、冒襄還有華夏等勤王士子吧,朕相信他們能守住。”

至於再南邊的揚州、滁州甚至南京等地,建奴能不能走那麽遠都還是兩說,就算不顧一切走到那裏也是拿不下,真當江南那麽好打?

畢竟此時黃淮未失,建奴的重裝部隊可過不去。

說話間,天色就漸漸的亮起來,終於能夠看得清楚。

建奴果然是分兵了,只見一隊隊的馬隊,一隊隊的步卒還有一輛輛的馬車從大營的轅門之內源源不斷的開出來。

沒有看到紅夷大炮。

長長的隊伍走了足足將近半天。

既便是最保守估計,拔營離開的建奴也有小十萬人。

“可惜。”站在崇禎身邊的朱慈炯忽然輕嘆了一口氣。

崇禎心下也說了一聲可惜,可惜既便是建奴兵分兩路,留在徐州的建奴也絕不是明軍能戰勝得了的,頂多也就是守城,出城野戰基本就是送人頭。

第二天,留在徐州的建奴便再一次分兵,分成了四路。

四路建奴分別在徐州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紮下一座大營。

讓崇禎更遺憾的是,建奴即便再次分兵,並且分成四股,每股的建奴兵力頂多也就三四萬人,但是打野戰明軍仍舊打不過,所以仍只能打打防禦戰。

緊接著,數以萬計的包衣奴才就開始在明軍的第十二重銃台外賣力的挖掘壕溝。

這些狗奴才挖的封鎖溝差不多有兩丈深,五丈寬,規格上要比銃台壕溝差很多,但是長度卻長得多,把徐州城、雲龍山、城外的十二重銃台還有黃河的部分河道都包進去,也正是因為有黃河,建奴挖的這條封鎖溝並不完整,沒有形成閉環。

……

睢寧縣是淮安府西北的一個偏遠小縣城。

從睢寧縣往北不到一百裏就是邳州縣城,此時的邳州城內駐紮了足足十鎮邊軍,是黃淮防線上的三大重鎮之一,然而睢寧就只有一萬鄉勇。

崇禎設計的黃淮防線不搞攤大餅平均分配兵力,而是重兵駐防三大戰略支撐點,然後再以鄉勇把守各個縣城及重要集鎮。

至於外圍廣大鄉村,就只能戰略性放棄。

頂多建奴打過來時,盡可能轉移百姓進城。

負責訓練睢寧縣鄉勇的士子,是寧波生員華夏。

華夏來睢寧縣城時,身上只有崇禎的一道旨意,此外就是可以隨時從山陽城的府庫支取錢糧的權力。

有能力或者沒能力,放在獨當一面的崗位上一試就試出來了。

華夏無疑是個有能力的士子,到睢寧的第三天就募集到了一百多名鄉勇,然後帶著鄉勇到山陽城將錢糧領回來,再然後前來應募鄉勇的壯丁就絡繹不絕。

說白了,這個時候的壯丁只要有口飽飯吃,真能把命賣給你。

但是華夏並沒有良莠不分接收所有應募者,而是對前來應募的壯丁進行了篩選,而且是按照績效新書進行篩選,只留下鄉野老實之人。

華夏最終募集到一萬余鄉勇,然後開始按士子營的訓練方法開始了整訓。

就是背績效新書以及走隊列,再然後訓練器械,同時開始修建銃台工事,反正就是崇禎訓練士子營的那一套從頭走一遍。

此外,鄉勇的口糧定量也給得足足的。

除了一天三頓飽飯,每人每月還有三鬥工食米。

得承認,大部分鄉勇其實是沖著這三鬥米來的。

士大夫寧可餓死不為五鬥米折腰,但是升鬥小民卻可以為了得到一鬥米養活妻兒,就能把命賣給你,人與人就是這麽的不同。

華夏從邳州城回來,就感覺天氣似乎又變冷了。

“大人,天又冷了。”華夏選的親兵隊長的王破壺一臉關切的說道,“添件衣賞吧,可千萬別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