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大戰前夕(第2/2頁)

但是一想到聖上的囑托,鄭森卻又硬生生忍住恐懼感,因為這盞孔明燈很可能會決定接下來的徐州大戰的勝負成敗。

而徐州大戰的勝負成敗,又將會決定大明的生死存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明安危皆系於這盞孔明燈!

呼噗,呼噗……吊籃裏邊的兩個士子不停的拉動風箱,將暖風從爐子裏鼓出來,再送入頭頂的那盞巨大的孔明燈罩。

底下的太監也緩緩轉動絞盤,不斷釋放麻繩。

於是孔明燈便往上越升越高,像只巨大的風箏逐漸升入高空之中。

當孔明燈升到十丈高度之後,鄭森再往下看,只見地面上的聖上、太監以及眾士子都已經化為了一個個的小人,這時候反而沒那麽可怕。

鄭森遠眺西北方向,只見視野之中盡是一重重的銃台。

但在最外圍的銃台之外,就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什麽都看不清。

這是因為人的目力有限,兩裏之外就很難分辨出人影,但是好在鄭森早有準備,從聖上那裏借來了三節單筒望遠鏡。

將望遠鏡一節節的抽開,再將視野對準西北方向。

很快,一隊隊的建奴就出現在望遠鏡的視野之中。

這些建奴大多騎著白馬,披著白色棉甲,甚至連旗幟也是白色的,與周圍的雪原幾乎融為了一體,鄭森窮盡了目力,才從茫茫雪原之中分辨出這些建奴騎兵。

望遠鏡的視野繼續擡高,對準更加遠處,終於是看到了不同顏色的建奴騎兵。

出現在視野中的建奴騎兵有披紅色甲胄,也有披藍色甲胄,也有披黃色甲胄的,此外還有許多披灰褐色甲胄的騎兵,看著像是皮甲。

然後,鄭森就看到了一輛一輛的偏廂車。

有不少偏廂車上還裝載著笨重的紅夷大炮。

只見建奴的騎兵、步卒以及車營沿著官道絡繹而行,從距離徐州大約六七裏處一直延伸到看不清的視野盡頭,再遠處還不知道有多少?

……

雲龍山九號山頭,也是最靠近外圍的山頭。

山頂的銃台之上,鼓樂聲響起,在幾千個邊鎮將士期盼的目光注視下,由李香君扮演的一身戲裝的秦良玉騎著“馬”出現在銃台之上。

一長段鼓樂聲前奏過後,李香君猛然一提手中木馬。

吹班中的長鎖呐手便立刻模擬出戰馬的嘶鳴聲,維妙維肖。

隨即李香君清麗悅耳卻又不失英氣的唱腔響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只是這幾句唱詞,便把秦良玉在風雪夜單騎馳援渾河戰場的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銃台下看戲的幾千個將士,也一下被帶進了山海關外的那個風雪夜,跟隨著李香君的唱腔,出現在慘烈的渾河戰場上。

百步外,葡萄牙教官瞿紗微帶著炮隊士子在部署紅夷大炮。

金聲桓在旁觀摩,鼓樂聲還有咿咿呀呀的唱腔從身後傳來,就像有一萬只螞蟻在他身上爬,讓他忍不住的想要回去看戲。

但是不行,他必須堅決忍住。

李香君那小娘子是聖上禁臠,誰都不許碰!

最後金聲桓實在是忍不住了,便轉身下山,到山腳去聽士子演講。

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士子站在一座銃台上,正用字正腔圓的官話給金聲桓手下的將士演講,負責守衛山腳銃台的將士正聚精會神的聽。

金聲桓是陜北榆林人,他麾下的將士有一半是從陜北出來的老卒,另外一半則是河南或者山西人,所以都能聽得懂官話。

“將士們,知道為什麽要殺建奴嗎?”

“因為建奴要殺咱們,咱們不殺建奴就會被建奴所殺!”

“建奴不光要殺咱們,還要抓了咱們的孩子去做包衣,就是讓咱們的孩子給他們當牛做馬,他們還要奸淫咱們的妻女,知道什麽叫做奸淫嗎?對,就是你們想的那樣,而且是強迫咱們的妻女陪他們睡覺,沒飯吃還要殺了咱們的妻女當成軍糧吃掉!”

“你們聽過兩腳羊嗎?說的就是我們漢家兒郎的妻女!”

說此一頓,那士子又高喊道:“你們願意自己的父母被建奴殺掉,願意自己的孩子做建奴的包衣奴才,願意自己的妻女淪落為兩腳羊嗎?”

“不願意!”幾百個將士瞠目怒吼,瞳孔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