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救李自成(第2/2頁)

“所以,能借流賊之手消耗建奴,這是再好不過了。”

“咱們就在徐州看戲,就等著建奴和流賊拼個兩敗俱傷。”

“然後呢?”鄭森道,“等建奴和流賊拼得兩敗俱傷之後呢?”

“然後?然後沒有了,沒然後了。”秦大鵬道,“反正就是看戲唄。”

鄭森道:“不趁著建奴和流賊兩敗俱傷時北伐?不趁此良機光復京師嗎?”

這下反過來輪到曹虎、秦大鵬等十鎮總兵笑噴,仿佛聽到最好笑的笑話,北伐?這些書生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能夠守住黃河就燒高香了。

聖上也只是想守住江南半壁而已。

還北伐?聖上也就是說說,你們還真信?傻嘛。

崇禎臉上還是沒什麽表情,曹虎、秦大鵬這些總兵官雖然慫,但是話說得沒錯,現在北伐那是找死,這不是兵多兵少的事情,也不是糧餉足不足的問題,更不是北京的守備是不是空虛的問題,而是帶著秦大鵬、曹虎這幫慫包軟蛋,你怎麽北伐?

根本不用多鐸的建奴主力,豪格的幾千偏師就能在野戰中將徐州的三十鎮邊軍打得土崩瓦解,是的,黃得功的那十鎮邊軍也包括在內!

如果只是黃得功的十鎮兵,勉強還能跟豪格的偏師拼上一場。

但如果再加上曹虎、秦大鵬等二十鎮邊軍,那就根本不用打,自己就亂了陣腳,把他們擺前邊,就把後面的友軍沖垮,把他們放後邊,就肯定帶頭潰逃,然後就會導致前面的友軍也跟著崩潰,當年洪承疇在松山就是這麽敗的。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秦大鵬、曹虎這些,就是最典型的豬隊友。

更讓崇禎無奈的是,現在還動不了這些豬隊友。

因為勤王士子還沒有成長起來,新軍更是影子都不見。

所以還需要仰仗這些豬隊友守住黃淮防線,為大明贏得時間。

那麽問題來了,真的要如曹虎、秦大鵬他們所說隔岸觀火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約對不能!因為這麽做就是在把李自成往死路上逼,把李自成往死路上逼,也就是把大明往絕路上逼!

一句話,救李自成就是在救大明。

李自成若敗了,大明恐怕也就亡了。

是不是很魔幻?差點一手傾覆大明的李自成竟又反過來變成大明的救星?

但這就是現實,現實往往比小說更荒唐更魔幻,更出人意料更匪夷所思,大明朝跟李自成這個頭號反賊居然變成了命運共同體。

想到這,崇禎又看著曹虎、秦大鵬幽幽的問道:“那麽你們又想過沒有?萬一流賊不能和建奴兩敗俱傷呢?會怎麽樣?”

曹虎道:“就算建奴最後贏了流賊,肯定也是死傷慘重,無力南下了吧?”

“就是這個理。”秦大鵬也附和道,“流賊還是很能打的,肯定能打殘建奴,這樣一來我們大明就能穩穩守住江南半壁。”

“恐怕未必吧。”堵胤錫終於發話。

剛才堵胤錫一直沒有說話,也是因為他擔心崇禎會腦子一熱北伐。

可是聽崇禎剛才這一開口,堵胤錫就知道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於是也果斷站出來替崇禎張目,北伐是不能北伐,但是出兵替流賊打一下策應還是可以的。

“未必?”曹虎哼聲說道,“那依堵大人的意思,建奴能夠輕松打贏流賊?”

隨著亂世的深入,像曹虎、秦大鵬這些邊鎮武將已經不怎麽害怕文官的壓制。

金鉉道:“你們就沒有想過,萬一流賊見勢不對,直接放棄關中往別處去?畢竟流賊原本就是流寇,到處流竄才是慣常的做派。”

“這個。”曹虎和秦大鵬頓時間啞巴。

“堵卿和金卿的擔心是對的。”崇禎最終定了調,“流賊見勢不對肯定會跑,而且大概率會取道漢中,經湖北奔南直而去。”

堵胤錫和金鉉同時拱手作揖:“聖上明鑒。”

崇禎道:“所以,北伐不可取,袖手旁觀同樣不足取,我們還是要打一仗,盡可能的給流賊提供一些策應,以壯其聲勢,堅定其決心。”

崇禎這話一出,就是定了調,打不打就不用再爭論了。

現在要討論的,就是怎麽打?具體又該動用多少兵力,還有打到什麽程度?

這方面,就不是曹虎、秦大鵬他們這些武夫所擅長的,一個個就都閉上嘴,老老實實的當起了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