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糧食豐收(第2/2頁)

要知道紅薯的畝產輕輕松松就能達到七八千斤,既便是現在沒有化肥,但是畝產達到兩千斤毫無壓力,也就是說,畝產可以達到12石以上。

可惜的是,最高產的紅薯不能做主糧,只能當一下輔食。

但即便是只能當輔食,也能極大的緩解大明的糧食危機。

紅薯不僅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磨粉加工成粉條,份量輕,而且耐久藏。

不過最讓人期待的還是玉米,雖然產量沒有紅薯土豆高,但是能夠用來當主糧。

現在因為是荒地復耕,再加上沒有經過選種育種,所以玉米產量不高,然而一旦土地耕熟了,再讓方以智找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搞一下選種,玉米產量很快就能夠提上來,畝產四到五石毫無壓力,七八石也有可能。

當下崇禎招手示意方以智上前。

方以智立刻一溜小跑湊上前來:“聖上有何吩咐?”

“方密之,你的物理小識中有種芍、種術、種枸杞,淡巴菰都有說怎麽耕種,卻為何沒有種麥、種菽、種稻乃至種蕃薯種苞谷的介紹?”崇禎說道,“可是覺得麥、菽、水稻不及芍藥諸草重要,還是別的其他什麽原因?”

“這……”方以智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

是啊,物理小識怎麽沒寫種麥種菽種水稻?

自古以來便是無農不穩,農作物的耕作產出乃國之根本,他方以智竟然把國之根本給忽略了?此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崇禎指了指剛收上來的玉米、土豆和蕃薯,說道:“朕聽南安侯說過,苞谷、土豆還有蕃薯的產量遠遠不止這個數,移種徐州後之所以產量會變低,一是因為土地拋荒,再一個肯定就是因為種子沒經過選育。”

“所以朕就交給你一個任務。”

“你找一批老莊稼把式,再挑選幾個士子,搞一個小組,替朕替大明把苞谷、土豆還有蕃薯的產量提升上去,越高越好。”

“自古以來就是民以食為天。”

“軍隊如果沒有充足的口糧,就不堪一擊!”

“所以,方密之你把這個事情做好了,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聽到這,方以智就再按捺不住,當即長揖到地道:“臣,領旨!”

崇禎又接著說道:“對了,朕不是讓你親自負責這個事,是讓你找幾個士子以及經驗豐富的老莊稼把式負責。”

方以智肯定不能負責具體的農業事務。

畢竟這個時代像方以智這樣擁有一定科學素養的士人可是不多,所以說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牽頭設立各個學科。

眼下第一個要設立的學科,就是農科。

等打完了這一仗,如果堅守住了防線,大明朝還沒有亡,崇禎打算再設一個工科,開始系統性的研發燧發槍甚至線膛槍等火器。

當然了,研發到什麽程度,多久能弄出來就只有天知道。

如果運氣足夠好,蔔彌加真的從歐洲忽悠來幾個科學家,那就再設立物理、化學、數學乃至於天文學等學科,從而真真正正的將自然科學引入大明。

所以說,許多事說說容易,做起來就千頭萬絮無從著手。

方以智忽然說道:“稟聖上,臣記得前文淵閣大學士玄扈公曾經上過一道甘薯疏,疏中說的似乎就是這蕃薯。”

“沒錯,徐光啟是曾上過一道甘薯疏。”崇禎道,“可惜,他已經去世多年。”

方以智接著說道:“玄扈公雖然不在了,但是他編著的農政全書還在,而且據臣所知他編撰的農政全書其實是由他的學生所整理的。”

“徐光啟的學生?”崇禎聞言心頭一動,“就在士子營中?”

“然也。”方以智知著說道,“玄扈公的學生陳子龍此時就在士子營中。”

說到這,方以智又回過頭朝遠處高喊道:“人中?人中兄?快叫人中兄!”

不多時,陳子龍就拿著一截蕃薯藤過來,見了崇禎就長揖到地:“聖上,臣請在徐州乃至南直大規模推廣種植甘薯,此物耐旱耐瘠且耐風雨,不易遭蟲害,大災之年凡麥菽稻顆粒無收,此物仍可以畝收數石,實備荒之奇珍!”

崇禎笑了笑問道:“農政全書是你整理的?”

“是。”陳子龍道,“農政全書合共十二目六十卷、五十余萬字,都是由臣逐一校對整理編篡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