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賺麻了(第2/2頁)

這個孫廷蘭很有可能是大明朝進入角色最快的第一批“股民”。

“對哦。”汪韜這下反應過來了,也說道,“我聽人說,朝廷剛在淮安府募集了二十萬鄉勇,僅只是一個淮安府就二十萬鄉勇,整個大明朝得有多少鄉勇?眼下大明朝有了銀子,多少軍隊都能養得起,建奴流賊又何懼?”

“所以。”孫廷蘭道,“債券且得漲。”

說話間,四千萬的債券就被搶購大半。

不得不說,饑餓營銷這套到哪都吃得開。

第一期債券發賣之後,到現在又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口口相傳,已經有更多的縉紳商賈從內心接受了這一新生事物。

本來就是,解決了信用問題之後,傻子才不買債券呢。

銀子放在地窖除了長灰啥也沒有,可是用來買債券卻至少有一成的利潤,所以為什麽不買?必須得買!得搶著買!

保守估計,整個江南至少有一億兩的銀子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這個數字,差不多占到了整個江南民間存銀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得不說,江南八府一州是真富,民間的存銀至少有三億兩,這中間除了很小一部分參與海留牟利外,其余的絕大部分就躺在地窖。

第二期債券賣完之後,緊接著就正式開始債券交易。

孫廷蘭的判斷很快就得到了驗證,除了有一部分縉紳沒用完自己的額度,將自己名下的額度賣出之外,信息欄上全都是求購的買盤。

僅有的賣盤很快消失,買盤卻越來越多。

而且買盤給出的利潤也越來越高,然後很快就觸線!

“諸位,諸位!”康百萬趕緊上台,聲嘶力竭的喊道,“按照市易所規定,一天最多只允許上漲或下跌一成,今天不準再漲了!”

孫廷蘭便拿胳膊肘捅了一下汪韜:“汪公,我們走吧。”

汪韜從市易所出來時,整個人感覺就好像踩在雲端上。

這銀子來得也太容易,只是到市易所小坐片刻,就賺了三千兩。

汪韜最終還是沒能抵受住誘惑,把剛買的三萬債券又全部賣出。

“汪公,明天還得漲!”孫廷蘭走在汪韜的身邊,小聲說,“咱們早點來,如果有人賣出就趕緊買入,再賺他一票。”

“孫翁,咱們喝酒去。”汪韜欣然說,“就南院。”

南院是秦淮河畔最大的勾欄院,雖然不如媚香樓這樣的私家青樓档次高,消費卻也不算低,裏邊也有漂亮的姑娘,是小縉紳小商賈的首選。

聽說汪韜要請他去南院喝酒,孫廷蘭頓時大喜。

……

這一天,像孫廷蘭、汪韜這樣的縉紳商賈高興,康百萬、方文箴他們這些市易所的股東們更加高興,而最高興的則要數朱慈烺還有太子妃。

市易所今天沒少賺,但真正賺麻了的還是大明皇家銀號。

因為所有的縉紳商賈要想在市易所中買賣債券,就必須在大明皇家銀號開設戶頭,並預先存入銀子。

然後在存銀子的時候就發現,居然還能拿利錢。

雖然存入銀號的利錢非常少,遠不及債券利高,但是債券多少還是存在一些風險,存銀號卻可以說沒半點風險,皇家的銀號總不能倒了吧?

所以消息傳開之後,前來存銀子的縉紳商賈就越來越多。

再然後,有需求的縉紳商賈又有了意外的發現,把銀子存入皇家銀號的南京總號,居然可以在杭州、揚州以及徐州的這三家分號異地支取!

據說將來還會把分號開設到武昌、廣州、福州等地。

這可真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對於那些跑長途運輸的行商。

以前攜帶大筆銀子出門之時,總擔心半路上會遭到劫匪。

可現在卻再也沒有這個擔心,因為只需要攜帶一張銀票,就能在千裏外的目的地將銀子取出來,實在是太方便、太貼心。

所以大明皇家銀號的業務開展得很快。

到現在,在大明皇家銀號開設戶頭的縉紳商賈已經超過了四千人。

這其中,一千多人是市易所的“股民”,另外三千多人全都是儲戶,都是大明皇家銀號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發展來的。

而此時,“躺”在大明皇家銀號賬上的銀子總數已經超過一億大關!

這其中,兩千萬是第一期發賣債券所得,四千萬是第二期發債所得,剩下的四千多萬則是三千多個儲戶所存入。

大明皇家銀號真正是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