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傾國之兵(第2/2頁)

多鐸又接著說:“此外還有科爾沁蒙古、察哈爾蒙古以及土默特蒙古諸部,這些外藩蒙古的兵力就不太好估計,而且多半不會替咱們大清拼盡全力,戰鬥力難以保證,如果能不征召還是盡量不征召為好。”

多爾袞擺了擺手說:“科爾沁蒙古還是值得信賴。”

說到科爾沁,多爾袞腦子裏便立刻浮起一個倩影。

順治小皇帝快要到北京,大玉兒也就快到北京了。

想到這,多爾袞頓時胯下火熱,一別都半年多了,還真是想念得緊。

多鐸笑了笑,也附和說:“科爾沁蒙古確實值得信賴,但是察哈爾蒙古和土默特蒙古就算了,不過要讓他們出牲口,給西路大軍提供伐順的口糧。”

“此言在理。”多爾袞點了點頭,又扭頭對洪承疇說道,“亨九先生,盤點下來我大清能征召的總兵力大約在十八萬,其中至少得留出五千鎮守遼東,提防朝鮮,還要留下五千拱衛京師,還有山西及北直也需要守軍,真正能動用的兵力大約在十六萬人,夠否?”

“已然足夠。”洪承疇只能說足夠用,但是實際上,洪承疇也認為差不多夠用。

“真的足夠?”多爾袞表情變得嚴肅,又接著說道,“如果十六萬人全部出征,那麽用來攻打偽順的兵力至少得是十萬人,就以十二哥為主帥,剩下六萬人用來攻打南明,就以十五弟為主帥,只是僅憑這六萬兵力,真可以突破崇禎打造的黃淮防線?”

洪承疇說道:“如果拜音圖、鰲拜他們所說的屬實,那麽別說六萬,即便是十萬人恐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黃淮防線。”

“先生這話,有些誇大其詞。”多鐸冷哼一聲說道,“本王就不相信,明軍僅憑三五百個夯土而成的銃台,還能擋住紅衣大炮轟擊?”

洪承疇說道:“豫親王有所不知,明軍修建的銃台有古怪。”

“什麽古怪?”多鐸不以為然道,“夯土就是夯土,怎麽可能擋得住紅衣大炮?要知道連寧遠錦州的堅城都擋不住紅衣大炮。”

洪承疇苦笑:“紅衣大炮雖然犀利,但是打不著明軍修的銃台,也是徒呼奈何,拜音圖大軍之所以落敗,主要就是因為這一點。”

“本王不信。”多鐸卻哂然一笑說道。

“明軍的銃台只要修建在地面上,紅衣大炮還能打不著?”

“這肯定是拜音圖、鰲拜他們的托詞,替自己開脫罷了,先生別被他們給騙了。”

洪承疇便只能沉默,遇到多鐸這樣的,他也是徒呼奈何,因為拜音圖、鰲拜他們都把明軍銃台的形狀都畫出來,可多鐸還是不信。

不過紅衣大炮居然打不著明軍的銃台,此事確實很神奇。

多爾袞對多鐸說道:“十五弟,那你就先拿紅衣大炮轟,如果紅衣大炮能管用,那就直接從正面碾碎黃淮防線,如果紅衣大炮不管用那就聽亨九的。”

說到這一頓,多爾袞又扭頭問洪承疇:“亨九先生,再接著說你的方略。”

“嗻!”洪承疇答應一聲,接著話茬道,“紅衣大炮能奏效那是再好不過,如果紅衣大炮不能奏效,那就繞過明軍重兵防禦的徐州,一如當年先帝以及攝政王多次繞過大明寧錦防線從長城毀邊入關,直取北京城。”

範文程也笑著說道:“崇禎不惜調集重兵在徐州打造徐州防線,看似穩妥,其實是最愚蠢的選擇,當年的長城沒能攔住我大清兵,現在黃河就更加攔不住,豫親王大軍只需要避開徐州重鎮,則延綿上千裏的黃河處處可渡。”

寧完我緊接著說道:“只要豫親王的大軍過了黃河,則南直的淮安、鳳陽乃至於揚州諸府的明軍必定望風潰逃,我大清兵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據淮安、鳳陽以及揚州諸府,如此一來徐州之明軍後路斷絕,很快就會不戰而潰。”

拜音圖逃回北京後,洪承疇他們仨其實私下討論過。

最終一致得出結論,崇禎調集了二十八鎮精銳明軍來死守徐州防線,其實是最愚蠢的選擇,因為這是典型的顧頭不顧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