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香君(第2/2頁)

“滾,你給我滾!”這話戳了李香君的心。

在李香君的內心,其實早就以侯家兒媳自居。

雖然是青樓女子,但李香君不想做別人小妾。

但是侯方域剛才的這一句話卻暴露出他的內心其實並未拿李香君當成侯家的兒媳,而只是拿她當個毫無地位、隨時都能轉贈他人的小妾。

“好好好,我走,但是李香君你最好別後悔。”

侯方域撂下一句狠話,黑著臉離開了媚香樓。

……

阮大鋮正在他的石巢園內加班加點的排新戲。

石巢園就是阮大鋮在南京的居所,是他花了足足幾萬兩銀子將六所緊挨一起的民宅都買下來打通,然後改造而成,極盡奢華。

其中就包括後花園的水榭及戲台。

此時,戲台上正在唱阮大鋮親手編寫的“秦良玉”。

扮演秦良玉的是秦淮河畫舫上討生活的一個歌女,盡管這個歌女已經非常之努力,唱腔也是珠圓玉潤,但是阮大鋮卻總覺得缺點什麽,神韻?

對,神韻,這個歌女的身上缺少那種神韻,即便身上穿著棉甲,也仍舊是個歌女,而不像是個馳騁沙場的女將軍。

想到這裏,阮大鋮就輕嘆了口氣。

其實最適合演秦良玉的是媚香樓的李香君。

那天李香君把戲服一穿,再往戲台上一站,甚至還沒唱一句詞,做任何一個動作,一個女將軍的颯爽英姿就已經是展露無遺。

李香君再一開嗓,阮大鋮就更是拍案叫絕。

秦良玉這個曲本,簡直就是替李香君量身定做的。

只可惜,李香君是侯方域的禁臠,而現在侯方域、顧杲、吳應箕他們這一撥人都是內務府副主事馬鳴騄跟前的紅人,惹不起。

雖說阮大鋮現在也是內務府的人,但他心裏有自知之明,聖上之所以招他入內務府就是想讓他排戲,就是這麽簡單。

跟馬鳴騄比是不能跟馬鳴騄相比。

惹不起馬鳴騄,也就惹不起侯方域他們這一撥人。

所以那天,當侯方域帶著顧杲、吳應箕幾個跑來石巢園示威,阮大鋮就毫不猶豫的將李香君拒之門外。

這個時候,戲台上的“秦良玉”已經開唱。

故事講述的是天啟元年,建奴大軍犯沈陽,朝廷命白杆兵與浙兵緊急馳援沈陽,未到沈陽就被建奴包圍在渾河南岸。

秦良玉聞訊後撇下大軍單槍匹馬馳援渾河。

在戲文裏,阮大鋮遵照崇禎的旨意對史實做了些精彩的改編。

在歷史上,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其實沒來得及趕到渾河戰場,大戰就已經結束,參戰的白杆兵和浙兵全軍覆沒,遼兵則是兵敗如山倒。

但是崇禎親自下旨,要求阮大鋮改成秦良玉單槍匹馬趕到了渾河戰場,只不過,當時秦良玉兄長秦邦屏以及弟弟秦民屏率領的白杆兵已經全軍盡墨,浙兵也已經陷入苦戰,遼兵則是留在渾河南岸看熱鬧。

然後秦良玉一番言語刺激,遼兵羞愧難當,隨即跟著秦良玉發起進攻,終於將浙兵從建奴的重重包圍中救出來,秦良玉也從戰場上奪回了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的屍體,並親自護送回鄉安葬,就這麽一故事。

此時戲台上的“秦良玉”正好唱到“三千鐵騎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旁邊扮演關寧鐵騎的四個“兵”“勇”則以手掩面,口中也是啊呀呀作聲,表示羞愧難當,隨即跟著秦良玉向建奴發起了猛攻。

看著戲台上賣力表演的歌女,阮大鋮又嘆了口氣。

差點意思,還是差了點意思,真不像個女將軍啊。

就在這時,阮大鋮眼角余光忽然瞥見王承恩快步走進水榭。

“王公公!”阮大鋮嚇了一跳,趕緊起身迎上前來,一臉諂媚的說,“這是什麽風把您老人家吹到我這石巢園來了。”

王承恩笑了笑,說道:“有旨意。”

阮大鋮聞言趕緊下跪,恭聲說:“臣恭請聖上金安。”

“聖躬安。”王承恩沖南宮方向抱拳遙遙一揖,隨即又尖著嗓子說,“著內務府宣教科都給事中阮大鋮,特聘媚香樓藝伎李香君入國難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