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兵工(第2/2頁)

朱慈烺便親自拿來紙張還有毛筆,馬鳴騄又起身道過謝。

崇禎上前看了一眼,只見馬鳴騄寫得一手工整的楷體字,跟印刷體似的。

不得不說,東方的軟筆書法真的是一種極致的藝術享受,如果沒有掌握其中的訣竅,用軟筆寫的字簡直沒眼看,但如果學會了駕馭軟筆,寫出來的字那就是美奐美侖的藝術品,給人一種極致的視覺享受。

但是要想學會駕馭軟筆,非得十年苦功不可!

像馬鳴騄這樣的進士出身的官員,哪個不是從小就苦練書法?

所以從推廣和普及這點,軟筆書法跟硬筆書法是沒法相比的,用鵝毛筆、鉛筆這樣的硬筆寫字,哪怕是一天沒學過,寫出來的點就是點,一撇還是一撇,哪怕是畫,也能畫出一個勉強能認的字,軟筆就不行。

點科技樹崇禎真沒能力,但推廣硬筆卻可以。

不過這事也不急在一時,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既然馬卿你要做記錄,那就不妨多記錄幾條。”

稍稍一頓,崇禎又說道:“第一條:大明兵工廠只生產最終之成品,紅夷大炮、虎蹲炮、魯密銃、套筒刺刀的成品以及火藥成品。”

馬鳴騄道:“只生產成品?其他都不管嗎?”

“對,其他都不管。”崇禎沉聲道,“生鐵、熟鐵、鋼、蜜蠟、鑄造沙模、加工銃管所需要的車床、鉆頭等工具,全部面向江南八府一州商賈競買,哪家提供的價格最公道,產品質量最過硬,就用哪家的,中間不得有任何徇私。”

既然決定了要靠軍工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那就不能建大而全的兵工廠,而是要盡可能的打造出一條專而精的產業鏈。

讓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專業。

在利潤以及精益求精的政策驅動下,大明朝或許不會先於英國發明珍妮妨紗機,但是很可能會先於英國弄出真正意義的蒸汽機。

“是。”馬鳴騄筆走龍蛇的記錄下來。

崇禎又道:“第二條,大明兵工廠的火器制造必須實現標準化。”

“標準化?”馬鳴騄心下雖有所解讀,但是又不在確定,問道,“何謂標準化?”

崇禎答道:“所謂標準化,顧名思義就是所有零部件必須能通用,就是說甲字號紅夷大炮的底座換到乙字號紅夷大炮一樣能用,丙字號虎蹲炮的虎爪換到丁字號虎蹲炮也能用,而且不影響精度,還有魯密銃的包括套筒刺刀在內的所有配件也能通用。”

“這!”馬鳴騄停下筆問道,“聖上,臣此前雖然沒有督造過火器,但也知道要想實現聖上所說的標準化只怕是很不容易。”

“要是容易,還用得著你這個內務府的副主事親自負責?”

崇禎哼了聲,又說道:“但也就是剛開始難,等到走上正軌了你就會發現,采用標準化之後生產反而變得簡單了,產品質量也大大提高。”

康百萬忽然插話進來:“聖上所說的標準化,其實也能夠達到,但是需要匠人反復精修打磨,但這個時間就長了,成本也會成倍的提升。”

“不不不,親家你說的這個不是真正的標準化。”

崇禎擺了擺手說道:“真正的標準化一旦搞成了,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也能大大提升產品的生產加工效率,成本就反而會變得低廉許多。”

“噢是嗎?”康百萬瞠目結舌道,“竟有這種事情?”

馬鳴騄則肅然問道:“聖上能否詳細說說這個標準化?”

崇禎說的這個標準化如此之神奇,可是馬鳴騄卻沒有半點概念。

但是這個東西讓崇禎說也說不清,因為他沒有參與過生產經營。

雖然也知道一些知識點,但很散,很難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這個朕一時之間也說不清。”崇禎沉吟片刻後又說道,“不過朕知道澳門的蔔加勞炮廠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制作,它們在制作紅夷大炮時,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還有專門的測量工具,大明兵工廠可向蔔加勞炮廠取經。”

“澳門的蔔加勞炮廠?”馬鳴騄神情一動說,“聖上,或許用不著去澳門,這幾天有個名叫蔔什麽格的西夷紅番,一直跑來內務府投帖,但是臣這些天忙著發行債券,所以一直沒抽出時間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