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督商辦、市易所(第2/2頁)

“為什麽?”朱慈炯問道,“直接交給內務府籌辦不好嗎?”

“不好。”崇禎嚴肅的說道,“市易所每天的流水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每天面對如此龐大的一筆錢財,沒人能於動於衷!”

“所以,將市易所歸於內務府籌辦的話。”

“內務府的主事、副主事及吏員恐怕每隔半年就得換一撥。”

馬鳴騄默然不語,他也在捫心自問,是否能夠扛得得這巨大的誘惑?

答案是,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住誘惑,能夠扛住多久?

朱慈炯皺眉說道:“可是如果將市易所交給商人籌辦,低買高賣的差價抽水不是全歸了籌辦的商人?內務府又能得到些什麽呢?”

“股息。”崇禎道,“內務府不參與籌辦,但是有占股!”

“占股?”馬鳴騄愕然道,“聖上的意思,是市易所會有很多商人入股?”

“當然。”崇禎微微的一笑,又對康百萬說道,“親家,此事交與你辦,朕想過了,市易所的股數暫定為一萬股,每股的本金暫定為一萬兩。”

頓了頓,崇禎又道:“股本金總額暫定為一億兩!”

“一億!”馬鳴騄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這麽多?

康百萬也是感覺有些頭暈目眩,同時有些心驚肉跳。

一億兩?聖上你這也太狠了點,我上哪湊這麽多銀子?

再說你把市易所本金定這麽高,會把有意向的商賈嚇跑掉的。

畢竟一下子拿出這麽多股本金,壓力不小,而且回本的時間也太長了。

崇禎似乎猜到了康百萬的心思,笑著說道:“親家也不用怕,朕又不會逼著你們一下就拿出一億兩,朕允許你們暫時只認繳部分本金。”

“這個,那個……”康百萬道,“敢問聖上,大概認繳多少?”

崇禎想了想說:“內務府占股五千一,但是不參與經營,只負責監管,剩下的四千九百股是管理股,親家你可以優先認購,然後找其他同仁來認購,到本月月底,你們只需要認繳一成股本金,剩下的等年關時再說,到時各家盈利若不足以覆蓋本金三成,朕把之前一成股本金也退還,各家隨時都可以退出。”

康百萬想了想又問道:“如果年關時各家盈利超過股本金三成,又如何?”

“那就沒什麽好說的,各家必須在年底之前將剩余股本金繳清。”崇禎道,“包括親家你也必須繳清,一樁三年就能夠回本的生意,無論如何都算是好生意,而且還穩,所以會有無數人爭破頭,根本不愁賣。”

康百萬對此表示接受,又問道:“那麽,市易所總得有個話事人,這個話事人是由我們這些入股的商賈推選而來,還是內務府指定?”

“推選。”崇禎肅然道,“內務府不會指定。”

“如此,臣明白了。”康百萬聞言松了口氣。

真如聖上適才所言,市易所真是一樁好生意。

方文箴、張翰還有各地的商賈應該會很感興趣。

至於四百九十萬兩的股本金,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是對於崇禎來說,卻又是一筆不菲的額外收入。

算上賣債的兩千萬,再加即將到手的四百九十萬股本金,還有追剿的揚州稅銀以及南京稅銀剩下的一百多萬兩,內務府賬上馬上就要有兩千六百萬!

有了這一大筆銀子,崇禎終於可以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頭一件要做的事情,當然就是造火器,造火器,還是造火器!

明末已經處於冷兵器和熱兵器交替的關鍵節點,雖然熱兵器在戰場上的優勢還沒那麽明顯,特定條件下甚至還會遭到冷兵器碾壓,但歷史大勢浩浩蕩蕩,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世界是一定會全面進入熱兵器時代的。

再一個,金融投機活動是不會推動產業發展的。

所以只有把天量的真金白銀投入到軍工業生產,然後再通過軍工業帶動其他各個領域的產業發展,或許才有可能在大明催生出工業革命。

這也是崇禎替大明確定的第一條國策。

以軍工業來帶動其他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