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向崇禎要人(第2/2頁)

顧杲應了聲是,一屁股坐到馬鳴騄的位置上,抄起毛筆開始記錄,別說,顧大公子的書法是真不錯。

馬鳴騄卻直奔南宮右側的別院而來。

南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南宮右側還有兩座規模略小的別院,後面的那座別院住著永王朱慈炤,前面的別院現在住著太子。

太子大婚之後就沒有再跟著崇禎住在國子監。

而是暫時搬到了南宮,住在右側前面的別院。

不過馬鳴騄是來找崇禎的,崇禎此時就在太子的別院。

馬鳴騄是來找崇禎要人的,內務府成立也有十幾天了,可是正式官員除了他這個副主事之外,就只有宣教科都給事中阮大鋮。

阮大鋮除了寫曲本招人排戲之外,別的事什麽都不管。

所以內務府的大小事情都得由馬鳴騄一個人親自督辦。

短時間內這麽做沒有問題,但是長時間如此,就非得累死不可。

所以馬鳴騄來找崇禎要人,無論如何也要給內府務配一批屬官,人選則可以直接從國子監的學生及勤王士子中間挑選。

馬鳴騄覺得吳應箕、顧杲就不錯。

見到崇禎行過大禮,馬鳴騄說道:“聖上,這樣不行,臣一個人真忙不過來。”

崇禎呷了一口茶說:“朕不是讓國子監所有學生以及所有勤王士子隨你差遣?六千多學生士子還不夠你使喚嗎?”

聚集到南京的士子已經超過四千。

並且還不斷有士子正向南京匯集。

馬鳴騄道:“國子監的學生還有勤王士子沒有官身,許多事他們就只能協助,臣不放心交給他們負責。”

崇禎問道:“你想給內務府配屬官?”

“是。”馬鳴騄點頭,“至少五十個。”

崇禎點頭:“那麽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有。”馬鳴騄答道,“顧杲、吳應箕他們足以勝任。”

“這不行!”崇禎斷然拒絕道,“國子監生和勤王士子不行!至少現在不行!”

崇禎的反應有些出乎馬鳴騄的預料,當即梗著脖子質疑道:“國子監生和勤王士子為何不行?之前無論是抓捕土棍、返還稅銀還是此次發賣債券,這些學士士子的表情都很好,現在整個南京的百姓都在誇他們風清氣正。”

崇禎反問:“那你覺得他們的風清氣正能維持多長時間?”

“這……”馬鳴騄頓時語塞,他也不確定能維持多長時間。

馬鳴騄是從知縣、知州到知府一路升遷上來的,有豐富的地方親民官履歷,所以對於一些官場積弊了如指掌。

都說大明朝的官員貪鄙成風。

都說大明朝的胥吏油滑兇狡。

但其實,大明朝的官員剛踏入官場時也很熱血,至少進士出身的大多數官員都是想著為朝廷、為天下萬民做一番功績的。

還有那些胥吏也不是一進衙門就這麽油滑兇狡。

許多胥吏剛進到衙門當差時,其實也想做點事,也想過要憑借自己的能力以及地位守護鄰裏的鄉親。

可最後,官員胥吏都迷失了。

隨著在官場中隨波逐流久了,他們都忘了初心。

想了想,馬鳴騄嚴肅的說道:“臣會監督好他們!”

“就你?”崇禎笑了,“你都忙成這樣,還有精力監督他們?”

馬鳴騄再次無言以對,是啊,他都忙成這樣了,哪還有精力監督手下屬官?再底下的胥吏就更沒有精力監督他們。

但是鳴騄也不會輕易被說服。

又說道:“可以制定一整套嚴格的法規。”

崇禎道:“不錯,這個見解比剛才高了一個台階,已經從人治上升到法治,不過法律法規也需要由人來執行,你覺得國子監生和勤王士子現在能勝任嗎?”

馬鳴騄默然片刻,還是搖頭:“絕大多數學生士子都難以勝任。”

“所以,從國子監生和勤王士子中間選拔內務府屬官的事情你暫時別想了,在將來這些士子學生的成就不可限量,但是現在他們還沒經過打磨,恐怕是很難挑起大梁。”崇禎擺了擺手又說道,“好在等到發債完成之後,內務府也就不會再那麽忙碌。”

“如此,臣明白了。”馬鳴騄拱手一揖,轉身就要走,卻又被崇禎叫住。

“且慢。”崇禎一招手說道,“馬卿你既然來了,就先不要急著走,正好與你說說接下來這幾個月內務府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