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士子風流(第2/2頁)

侯方域說著就往李香君腰間摟了過來。

不過這次李香君卻把侯方域輕輕的但卻堅決的推開了。

李香君委婉的說道:“公子,奴家今天身子不太方便,你還是去外間睡吧。”

“身子還是不方便?”侯方域皺眉道,“怎麽回事啊,這都已經七八天了。”

李香君搖搖頭又道:“公子,奴家以為鄭公子的言辭是刻薄些,但是用意還是值得肯定的,建奴都已經打到了黃河北岸,眼看就要重演蒙古南侵的故事了,公子你和你的同窗確實不應該繼續坐視下去了,你們應該投筆從戎,去徐州投軍!”

“啥,去徐州投軍?”侯方域錯愕的道,“那你怎麽辦?”

“奴家這裏不會有事。”李香君依偎進侯方域懷中,柔聲說道,“好男兒志在四方,公子又豈能長久陷在溫柔鄉中?”

侯方域面露苦澀之色。

這事鬧的。

……

回頭再說鄭森和盧象同二人。

經過集賢門時,鄭森又看了一眼公告欄。

只見關於“徐州大捷”的塘報仍張貼在公告欄上,但是卻再沒有上千士子爭相圍觀的盛況,不到兩天時間,一切就又都恢復了平靜。

不對,還是有個學生,不過沒在看塘報。

而是手捧著一卷論語,正在輕輕的吟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此言可謂一語中的,吾有所得,有所得。”

一擡頭看到了鄭森和盧象同,那學生便迎上來。

“二位同窗,吾方才讀論語雍也,又有所得,可否探討一二?”

“又是一個讀經史子集讀傻了的。”鄭森搖頭長嘆道,“讀論語可打不跑建奴。”

“欸,此言大謬,大謬矣!”那學生一擺手怫然說道,“豈不聞半部論語治天下乎?只要讀透論語,便可安邦治國平天下,區區建奴又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鄭森便再懶得理會這個同窗,翻過圍墻進了國子監。

那位同窗卻一直在墻外高喊:“謬矣,謬矣!”

鄭森便感到一等莫名的焦慮。

同窗麻木至此,江南士紳亦醉心於與妓家詩酒唱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更是只顧著黨同伐異、排斥異己,大明朝還有救嗎?

盧象同感受到了鄭森的心情,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回到寢室,鄭森才終於長出一口氣,擡頭仰望著窗外說:“這天好黑啊。”

“昧爽嘛。”盧象同趕緊說道,“正是一天中最黑暗之時,好在過了昧爽天就亮了,日頭也就該出來了。”

盧象同言者無心,

鄭森聽了卻是眼前一亮。

是啊,過了昧爽天也就該亮了。

普照大地的太陽也就該出來了。

……

崇禎一欠身坐起。

早就守在艙外的王承恩便立刻進來:“萬歲爺,您醒了。”

“噓!”崇禎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不要說太大聲,以免吵醒朱慈烺和朱慈炯,哥倆四仰八叉的睡得正香。

出了船艙,崇禎草草的梳洗了下。

王承恩侍候在側,又是一陣心酸。

這可是堂堂天子,竟過得如此艱苦。

崇禎卻絲毫不以為意,吃點苦算什麽?

王承恩又把早餐端上來,只是簡單的白米粥加麥餅,還有一小碟豆醬,但這對於崇禎來說已經屬於難得的美味佳肴。

穿越過來後的這幾個月,盡跟著大頭兵吃饗【水泡飯】了。

喝著白米粥,吃著麥餅,崇禎在心下不無自嘲的想,如果搞一個最慘穿越者的評選,他大概應該可以排到前幾位吧。

等吃完早餐,高起潛等幾個大太監才得以過來侍候。

不過今天的氣氛相比往日有明顯變化,尤其高起潛,以前總是下意識往崇禎跟前湊,試圖曲意迎奉聖駕,可今天卻是站得遠遠的。

原因很簡單,孫象賢被八十杖給杖斃了。

有了孫象賢的前車之鑒,高起潛也變謹慎。

同時高起潛等幾個大太監也終於認清了現實。

如今的萬歲爺真的變得跟以前不一樣,說話做事簡直跟換了個人似的,而且對他們這些太監也帶著一等隱約的疏離。

今後的日子不好過了喲。

幾個大太監默默的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