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標定射擊(第2/2頁)

其實就是一幅簡單的彈道曲線示意圖。

“你們看啊,這是咱們的銃台,每個銃台的前方都有護坡,護坡的高度也就比銃台柵欄稍微高那麽2尺。”

“兩者之的距離是30步。”

“建奴現在修的炮台在500步開外。”

“建奴的佛郎機炮要想打中我們的銃台,至少也得看到前部一半的柵欄,至少得2尺半的高度,少算一點就算2尺。”

“就是4尺的高度乘以17倍,得68尺。”

“也就是說,建奴得修起6丈8尺的炮台才能看得見銃台,才能讓他們的炮彈越過護坡打中銃台的前部。”

打不中前部,就毫無意義。

因為銃台的守軍平時就守在銃台的前部。

“啥?6丈8尺的炮台?”黃得功和田雄等人都是面面相覷。

開什麽玩笑,6丈8尺不成了跟南京城墻一般高?那得多大的工程?建奴就是在這裏耗一年也未必能把炮台建起來。

朱慈炯問道:“也就是說,不到6丈8尺高就跟沒修一個樣?”

“對,一樣。”崇禎笑道,“如果不能將炮台修到6丈8尺高,那麽將大炮架在炮台上跟架在地上都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能打中護坡或者打到銃台後部,但那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銃台守軍可以躲到銃台的前部。”

朱慈炯說道:“除非他們能夠學我們的虎蹲……”

“噓!”崇禎趕緊給朱慈炯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朱慈炯這小子的腦子是真靈,這就開始舉一反三。

他已經從虎蹲炮的“引導射擊”聯想到佛郎機炮甚至紅夷大炮也可以搞引導射擊,朱慈烺還有黃得功他們就壓根沒有想到。

甚至整個時代都沒一個人想到,

紅夷大炮也是可以曲線射擊的。

所以這個必須保秘,嚴格保秘。

不是不相信黃得功、田雄他們。

而是這就只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這層窗戶紙一旦被捅破,以最近兩屆建奴高層所表現出來的“善於學習”的品質,肯定會把這個法寶快速學到手並加以普及。

真要是被建奴發現了其中的妙處,八旗漢軍的炮兵部隊中很快就會分化出觀察手,也一定會出現專門搞彈道計算的炮兵參謀。

說不定建奴的數學都會突飛猛進。

這是崇禎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

建奴有一支強大的紅夷大炮部隊就已經夠難纏的了,如果再讓建奴的紅夷大炮部隊領悟引導射擊的精髓,並進化出真正意義上的步兵炮火支援,再輔以八旗兵強大的野戰殺傷以及蒙古騎兵的騎射,那大明朝還打個球啊?

所以這層窗戶紙絕對不能輕易捅破。

引導射擊只能局限在虎蹲炮的範圍!

至少在大明的炮兵還沒有形成對建奴炮兵的碾壓性優勢之前,引導射擊這個概念絕不能輕易引入到佛郎機炮以及紅夷大炮部隊,提一嘴都不行。

崇禎制止了朱慈炯,又對田雄說道:“田總兵,趁著建奴正忙著修建炮台,咱們抓緊時間測定更多的射擊參數,給建奴來一個標定射擊。”

田雄一臉茫然的問:“聖上,啥叫標定射擊?”

崇禎便又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又指著圓圈說:“田總兵你看,這是你這一鎮負責的大約五十個銃台,本來建奴攻擊外層任何一個銃台時,只有與之相鄰的四個銃台能提供炮火支援,但實際上,還有八個銃台的距離也在三百步內。”

“這八個銃台的虎蹲炮其實也是可以提供炮火支援的。”

“如果總共12個銃台24門虎蹲炮都能夠提前測定好射擊參數。”

“那麽建奴再攻擊某個銃台,當這個銃台的守軍撤退之後,與之相鄰的12個銃台的24門虎蹲炮就能對其進行標定射擊!”

“啊這?”黃得功、田雄神情凜然。

每一個銃台原本就只有2門虎蹲炮。

怎麽打著打著,就成了26門虎蹲炮?

莫非這就是故老傳說中的撒豆成兵嗎?

崇禎又叮囑道:“不過參數一定要測準。”

“要是測不準或者跑偏,浪費彈藥事小,鉛子落在了袍澤頭上那就反而壞事。”

“而且參數測定完成之後一定要做好簡單的記錄並以數字對各個點依次命名,比如說一號點,就意味著打第一組參數,所對應的是一號銃台。”

田雄聽得似懂非懂。

崇禎見狀便嘆口氣。

他都已經盡量簡化,可田雄還是不懂。

不過也難怪,這可比引導射擊難多了。

引導射擊說白了就是讓大炮長出眼睛,標定射擊則相當於讓大炮擁有程序。

看來沒有一支高素質的炮兵部隊之前,大規模的標定射擊並不現實,那就只能是自己辛苦一點親自測定射擊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