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入關南下(第2/2頁)

面對崇禎,真的不敢掉以輕心,真的是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別的不說,光是北京城內的民心向背就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當初的大明朝廷在北京城幾乎是人人喊打,在京的文武官員幾近完全拋棄大明,可現在,情況已經完全反過來,城內的不少官紳又在懷念大明。

所以,谷可成的兩萬老卒是真不敢輕動。

所以,這時候留守北京的大順軍基本上只能看著崇禎南下。

李巖帶上朱慈烺三兄弟去截殺,也不過是想要最後搏一把。

午時剛過,大順軍剛剛走到通州與順義縣交界處,負責前方探路的斥候騎兵便匆匆折返回來,報告說:“右軍師,發現偽明騎兵!”

李巖喝住戰馬,問道:“總有多少人馬?”

斥候隊長喘息著說道:“至少也得有四千騎。”

“什麽?四千!”李巖心頭猛然一凜,怎麽變出來四千騎?

半個月前在哈喇河套時明軍分明只有千余騎,就算兼並了關寧軍的那一千夷丁,那也不過是兩千余騎,怎麽又多出來兩千騎?

難道說,崇禎降服了拱兔部落?

問題是,拱兔部落怎麽可能投降偽明?

拱兔部落的頭人除非瘋了,否則絕不會歸降明廷。

就在李巖驚疑不定的時候,北方平原上已經騰起滾滾煙塵。

一看這到揚塵,就知道正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快速南下,當下李巖便命令麾下的兩千騎兵擺開騎兵橫陣。

……

潮河東岸往北,四千余騎明軍正浩浩蕩蕩的南下。

其實這四千騎兵只是表面,真正堪戰的精兵只有一千夷丁,還有崇禎從北京帶出來的那一千余騎也是勉強可以一戰。

剩下的兩千余騎,不過是密雲縣城反正的衛所兵。

這兩千衛所兵不過就是騎了馬的佃農,裝樣子唬人還可以,真要是讓他們上戰場,那肯定絕對是一觸即潰。

大明的衛所軍,戰鬥力就是渣。

這會騎馬走在崇禎身邊的是密雲縣都司王應龍。

“聖上,前面不遠便是通州了,末將願率標下五十家丁先行急襲通州,或者可以搶到一二十艘漕船,如此這一路南下,聖上也就不用太辛苦。”

說實話,因為有降賊的黑歷史,所以這時候王應龍真是慌的一批。

因為崇禎並不是個大度的皇帝,相反還非常記仇,為人也是刻薄寡恩,所以被他秋後算賬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

也就是昨晚不知道城外是崇禎,只以為是關寧軍。

要是知道的話,王應龍寧可被流賊追贓拷餉也絕不會反水,因為被流賊追贓拷餉損失的僅只是錢財,反水卻會送命。

然而城門一開,就什麽都晚了。

所以王應龍急於表現一下,以盡可能的將功贖罪。

當然,王應龍內心也存了一絲別樣的心思,那就是萬一奇襲通州不成,將功贖罪的想法成了泡影,那就幹脆去投奔吳三桂。

反正現在已經天下大亂了,只要手裏有兵,無論投靠誰都能混口飯吃。

“王都司的心情朕能理解。”崇禎笑吟吟的看著王應龍,那眼神仿佛能看穿王應龍深藏的心思,又說道,“不過大可以不必多此一舉,朕不怕辛苦。”

“啊?”王應龍便愣在那,內心卻是更慌亂,這是要完啊,真是要完。

這時夷丁的一騎夜不收從前方疾馳而回,向崇禎稟報道:“聖上,前方十裏外發現有流賊騎兵,約兩千騎。”

“知道了。”崇禎一揮手道,“再探。”

旋即又回頭喝道:“傳朕旨意,展開隊形,準備廝殺。”

隨即號角聲和喇叭聲同時響起,四千余騎便緩緩展開隊形,形成前後四排、每排約一千騎的巨大橫陣。

第一排幾乎是條直線。

第二排勉強還能一看。

後面兩排就完全沒辦法看。

從隊列就能看出兵員素養。

擺好隊形往南走了一刻鐘,前方地平線上便出現一條黑線。

隨著距離的接近,這條黑線逐漸變粗並向兩翼延伸,最終幻化為一支龐大的騎兵,卻是隊列森嚴、刀槍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