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王老爺從不坑窮人(第2/3頁)

人窮則志短,人在吃飽之前,煩惱只有一個,一旦吃飽,煩惱便會有無數個。

只要永遠保持吃不飽又餓不死的狀態,便只能低下頭老老實實幹活,再也沒有余力去東想西想,動搖自家統治的根基。

與弱民合起來追求的目標正是:民弱而國強。

因此,在各大詭國中,九成以上最底層的“儲備糧”、“菜人”一定都是赤貧!

過去統治者想要施展“貧民”之策壓制他們。

心照不宣的手段便是通過稅收,還有各級權貴持續吸血。

發行各種劣質的虛幣小錢、乃至脫離貴金屬範疇的夾錫鐵錢,也是斂財的手段,但著實麻煩得很。

但如今他們卻十分驚喜地發現了一個更高效的新玩意兒。

——印鈔!

使用起來無聲無息,那些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小民,就算到死連自己的財富怎麽消失的都搞不明白。

事實上,不只是檀桓一國。

當國內的貴金屬銀錢被雲樓鬼市靠著傾銷大量抽走,不能滿足本國需求之後。

諸國統治者全都借著這次機會,敏銳嗅到了寶鈔身上的暴利味道。

大量印鈔是基本操作,最多只是超發的寶鈔有多有少而已。

卻根本沒有什麽金融常識,在跟著大炎照葫蘆畫瓢,發行寶鈔的時候,連帶著各種致命缺點也給一起搬了過來。

一、沒有準備金,純靠官方信用背書;二、強制兌換金銀,卻不得回購,造成官方單方面從民間掠奪、吸血;

三、最重要的是,統治者欲壑難填,印鈔數量不是按照國內財富的多少,而是自己的欲望大小。

當貨幣大量增加,社會財富卻又沒有同步增加時,導致的後果毫無疑問便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加上現在雨季天災臨頭,各種物價開始持續瘋漲也變得理所當然。

諸國教門、貴族控制下的各大商號囤貨居奇,更是趁機在此時賺得盆滿缽滿。

“發財了,發財了!”

外面哀鴻遍野,這幫人卻做夢都要笑醒。

更讓他們驚喜的是。

許多人似乎是熬不住災情,紛紛將手中藏起來的最後一筆貴金屬銀錢拿出來。

購買糧食、耕牛……甚至是三觀未曾定型的童男童女。

在各大詭國之中,誰也沒有將人口買賣放在心上,災年蓄養奴仆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雖然流入進來的全都是低劣至極的小錢。

但因為在幣值相等的情況下,可以從大炎商人那裏換來各種寶貨,遠比紙幣更受歡迎。

這種情況在各國四面開花,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從哪裏搞來這麽多小錢,根本不設上限,搶購能買到的一切生產生活物資。

也讓各商號大發橫財。

可惜,沒等那些權貴們高興幾天。

便愕然發現隨著大量劣錢湧入,各種物價齊齊躥升到了往年災情的極值。

依舊是一點停下來的意思都沒有。

第一天,十六文錢或等值的寶鈔可以換一斤糧食;第三天,這個數字就變成了二十二文,寶鈔需要三十文;

第五天,這個數字直接又翻了一倍,需要四十四文銅錢,寶鈔七十文……

一開始囤貨居奇,高價賣出糧食、物資的商賈,剛到第二天開市看到全新的物價,就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

“虧了,虧死我了!”

而隨著王老爺指揮下的狙擊大軍,開啟了不差錢的“買買買”模式。

各國物價飆升,人心漸漸恐慌。

無論是劣幣還是寶鈔都進入了飛速貶值的快車道,速度越來越快,簡直像過山車一樣驚悚。

在各大詭國中,哪個權貴也從沒有應對這種意外的經驗,從上到下只能目眥欲裂地眼睜睜看著大廈將傾。

也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噩耗給了他們致命暴擊。

大炎寶貨的供應商臨時關張,暫停出貨,也不再接收小錢付款!

本就緊繃的那根弦徹底的斷了。

他們終於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當初正是因為大炎寶貨的海量輸入,才給了這些劣幣一個強有力的穩定錨。

就算官錢、私錢通通泛濫,但有一座巨大的蓄水池屹立在那裏,從外面看完全波瀾不驚。

因為對貨幣購買力的信心一直都在,哪怕是跟紙幣相比也強不了多少的劣幣,也一直在等值流通,沒有讓各國看到害處。

這便是“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道理。

然而,一切的理所當然,都被王老爺一紙冷冰冰的詔令,或者說殺國檄文徹底打斷。

讓諸國權貴重新從雲端跌回了現實。

這是信息、經濟、知識、財富……等等層面的跨時空打擊,不是靠著所謂聰明才智就能輕易破解的陽謀!

等到七月上旬的時候,局面終於崩壞到一張寶鈔掉在地上,都不會再有人看上一眼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