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禍先至,水淹九縣(第2/2頁)

靠著二鬼本身的執念,能護持親人一月時間,期限一至,便會投入下土王老頭的河段。

已經足夠保護家人到達逃荒的目的地了。

一眾難民流著淚千恩萬謝。

這個時候。

王遠腦後的【功德金輪】也再次隨之一亮,那種從拯救洛陽城開始就隱隱現出的變化苗頭,也似乎更近了一步。

……

登州府,濁河大堤。

連綿的大雨又連著下了兩天。

濁河的水位接連暴漲,縱使入海口其實已經不遠,但一時之間也依舊難以宣泄如此巨大的水量。

就在一片暮色昏冥中,一群人冒著大雨鬼鬼祟祟地來到了雲和縣河段的堤壩上。

“快快,動作快點,別讓那些巡河的泥腿子看到了。”

有人測算方位,有人用油布搭起簡陋的雨篷,有人抓著鐵鍬在大堤上奮力挖坑……

同一時間,登州府九縣的九處濁河大堤,都有人在幹同樣的事情。

要知道濁河下遊懸河的河堤,比起兩岸的平原還要高出十幾米。

一旦出現意外,後果也往往是災難性的。

單單是兩千年內有記錄的統計,下遊便一共決口1590次,中途改道26次,入海口大改5次,每一次的後果都極為慘烈。

“頭,我們這麽幹真的不會被殺頭嗎?”

一個披著蓑衣的青年心頭打鼓,小心翼翼地向著身邊的頭目問道。

“蠢貨,這筆生意咱登州府知府大人、同知大人、通判大人、指揮使大人……各位大老爺們可是人人有份兒。

哪有人去理會你那顆臭頭?

再說現在本就到處都在鬧水患,即使是濁河決口,誰又會知道是我們幹的?”

長著一顆紅色蒜鼻頭的頭目,回頭削了一下青年的腦袋。

“可是,這苞米到八月底就熟了,這濁河一旦決口,登州九縣得損失多少糧食啊?

為什麽不等到收了苞米,再幹這事兒不是更好?不過再等一個月而已啊。”

農家出身的年輕人,想想即將損失的這些糧食就心疼的不已。

登州府內廣泛種植的苞米產量要比麥子多上五成,大概在七十年前由海外傳入大炎,隨後漸漸在北方廣泛種植。

對農業帝國來說糧食就代表著人命。

大炎王朝能一直續命到現在,跟苞米這種高產作物的引入脫不了幹系。

“說你蠢,你還不服。

各大縣城,還有大老爺們手裏的肥田地勢較高,根本就淹不著。

只會淹那些泥腿子前些年自己開荒開出來的田地。

老爺們聯合府中的大士紳、大地主,早就備好糧食,準備拿糧食買田。

淹過的田地自然賣的便宜,而且那些泥腿子今年沒有收成,就算大地主們出價再低,他們也得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

到時候這整個登州府開荒出來的新田,就都落到了那十幾位大人的手中。”

剛剛開始混江湖的年輕人,被頭目的話震得目瞪口呆。

普通人怕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這種國家風雨飄搖的危難關頭,這些人竟然還在想著怎麽借機兼並土地。

而且根本就毫不掩飾,就連區區一個小頭目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想而知,此間吏治已經敗壞到了何等地步。

王遠千防萬防的那場半年內的“天災”還沒來,卻已經早早被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禍”給捅了刀子。

半個時辰之後。

轟隆!!!

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好像一條怒龍掙斷了枷鎖,滾滾濁流夾雜著無數泥沙、碎木,以及火藥未散的硝煙味,猛地沖出了河道。

向著四周還有一個月就將收獲的田地奔湧而去。

很快,一個個驚恐到變調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不好了,濁河決堤了——!”

“爺們兒都上河堤!快把這缺口堵住!不然咱的田就全完了!”

“跟我上啊!”

聲音雖驚恐,但逆流的腳步卻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