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二合一)(第4/6頁)

“戰戰兢兢,連話都不會說了。”他自我調侃道。

梁滿聽到這裏,忍不住吐槽:“怎麽你以為你平時就很會說話嗎?”

喻即安被她這句靈魂一問狠狠噎了一下。

半晌才不服氣地辯解:“那大師姐平時那麽威風的人,到了院士跟前,也一秒回到讀研狀態啊。”

梁滿哈哈大笑,一面出電梯進停車場,一面問他:“這算不算是‘對上唯唯諾諾,對下重拳出擊’的真人版本?”

喻即安想了想:“橫批是順勢而變?”

說完他自己就先笑了起來。

去吃完齋飯都還要回荔憬花園,梁滿索性搭喻即安的順風車出發。

上了車,喻即安問梁滿要不要聽歌,梁滿點點頭:“也好,你開車吧,我自己弄。”

車載音響都大同小異,梁滿很快就點開了喻即安車上的歌單,飄出來的第一首歌是《葡萄成熟時》:“差不多冬至一早一晚還是有雨,當初的堅持,現已令你很懷疑,他最尾等到只有這枯枝……”[2]

“你也喜歡這首歌麽?”梁滿好奇地問道,語氣裏甚至有些驚訝。

主要是喻即安這個人吧,氣質看著就不像是會喜歡這種情情愛愛歌曲的樣子。

喻即安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在朋友圈看過你分享的歌單,前幾天從別的音樂平台導入的,總想著你可能偶爾會坐我的車,有歌聽聽也好。”

梁滿一愣,第一個反應就是,她分享歌單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起碼是去年,這人果然很認真考古過她的朋友圈!

旋即回過神,立刻去看車載音響的歌單,接下去的每一首,果然都是她常聽的。

一時間她的心情有些復雜,說不出來具體什麽感受,有一個人,提前折騰著把你喜歡的音樂導入到車載音響,就為了讓你坐他車的時候能聽到喜歡的歌,感覺真的是……

也不覺得是曖昧,只是有一種被人放在了心上的感覺,在意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在意到方方面面。

梁滿沉默了一會兒,切了首歌,才說:“以後不用麻煩去翻朋友圈了,你直接跟我說,我給你發。”

喻即安扭頭看了她一眼,心裏一動,飛快地答應了聲好。

去南山寺要開一個多小時車,到了山下,還要往上爬坡,倒也不遠,就在半山腰。

一路上樹木成蔭,路兩旁還開著有花,是盛放得熱烈的三角梅,間中夾著幾株野生的山茶和小玫瑰,看上去還挺漂亮。

因為是周末,來寺裏吃齋燒香的人不少,梁滿一邊走一邊跟喻即安講進寺以後的規矩:“我們在門口的元寶店買香,南山寺是允許燒香的,要是去城西的大慈寺,就只能買花供佛,那邊不給燒香。”

喻即安聽了點點頭,驚訝道:“還有寺廟是不讓燒香的啊?”

“當然了,為了環保和安全嘛,到處都是花香也很舒服啦。”梁滿繼續道,“進去以後,你跟著我走,要按順時針走,不能走回頭路,也不能拍佛像的。”

喻即安好奇:“為什麽不能走回頭路,有什麽忌諱嗎?”

“大概跟不拜過去佛一樣吧,代表著人生有去無回,應該更關注現在和未來。”梁滿解釋道,但也說,“這就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誰知道是對是錯,但這種地方,忌諱多點就多點了,又不是天天來。”

喻即安恍然大悟,笑道:“這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對,就是這樣,圖個心安。”梁滿點頭。

他們爬了二十多分鐘山路才到寺門口,匾額上“南山寺”三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很有種佛光普照的感覺。

門口有志願者婆婆在招呼香客,見到梁滿就打招呼:“小梁今天又來啦?”

“哎,您身體好哇?”梁滿高興地同人打招呼,指著喻即安說,“我帶朋友來吃齋。”

志願者婆婆的目光一下就轉到了喻即安身上,那雙充滿人生智慧的眼睛往他身上一掃,他就下意識繃緊了脊背。

“這個後生不錯,眼神看著清正。”婆婆打量完,對梁滿說。

梁滿笑呵呵地道謝,同她寒暄了幾句,請了香,兩個人才花了十塊錢,領著喻即安走進寺裏。

寺裏人不少,但卻相當安靜,大家都不怎麽說話,或者說話時會下意識地壓低聲音,這讓煙霧繚繞的寺院多了幾分清幽。

梁滿帶著喻即安,一路從伽藍殿到大雄寶殿,燒完香許過願,他們站在門口仰頭看這座雄偉莊嚴的寶殿:“大雄寶殿始建於唐,後世幾次修繕,都還是維持原來的風格。”

喻即安打量著唐風的殿宇,點點頭,“剛才經過回廊,我看上面掛著介紹牌,就說建於唐代哪年哪年。”

又說:“這裏很清靜,也涼快,很舒服,適合發呆。”

梁滿逗他:“是你的樹屋適合發呆,還是這裏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