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3頁)

說的什麽混賬話。

秦雍王聽得擰眉,姜大監忙道:“幾位將軍今日高興,喝多了酒,說話才有些失了分寸。”

秦雍王仍不怒而威,叫把虎威將軍幾人叫來,等幾人大驚失色、惶惶小跑過來行禮拜叫王爺,秦雍王對他們斥道:“今日大宴,喝了幾盞酒,你們就放浪形骸起來,嘴不會有個把門,今夜就滾回軍營多輪值操練十日。”

幾人頓時哭喪起臉,也不敢叫饒半句,忙老老實實應下,這下酒可算全醒了,再不敢胡說八道了。

眾人訥訥不敢語,秦雍王還記掛著那樁夢事,心口隱約裂痛,太陽穴嗡嗡鼓脹,見不遠處亭子人影晃動,詹老太師一眾人起身往這邊來又敬酒,忽然有些怠煩,對左右道:“本王乏了,先回,你們留在這裏應酬,不可無禮,誰再胡言亂語,回去軍法處置。”

眾人忙拱手行禮,秦雍王起身,大步離開,段晁吩咐心腹留下,趕忙親自跟到主公後面。

段晁望著前面主公大步沉然的背影,暗暗咂舌,快走幾步,跟姜大監竊竊私語:“王爺可是傷口又發作了,瞧著心情不大痛快。”

雖然主公總是不露喜怒的模樣,但身邊人跟著久了,體察上意,還是能察覺出不同。

姜大監搖頭嘆氣,段晁心裏有了數,加快步子過去陪在秦雍王身邊道:“我問這行宮的仆從,這行宮許久沒進過人,那位大公子在嵐城住了十來年,竟未入這行宮一次,當真是位高華淡泊的活菩薩。”

秦雍王心緒不虞,說起正事來倒也和緩面色,頷首道:“大公子高潔自持,極有雅量,非凡塵世俗中人。”

段晁聽出主公對那位大公子的欣賞,笑道:“王爺有雄心壯志,大公子有菩薩慈悲淡泊心腸,若能杯酒化幹戈,還這天下一片朗朗乾坤,叫百姓從此安享太平、安居樂業,那可真成了一樁該記入史冊的美談。”

秦雍王負手淡淡而笑,眼底浮現毋庸置疑的氣魄,見主公雄心意決,陪侍的眾臣頓時面露喜色,說說笑笑沿著小徑往後院去,段晁正在講當年老昭帝下江南的軼事,就聞到一股更濃郁的梅香與脂粉香,轉頭才見小山坡下一片花林,花林中隱約可見數十席位,遠遠就傳來鶯聲燕語。

段晁望了一眼,了然道:“是福安郡主正在宴待女客的小姐夫人們。”

福安郡主並非宗室女,而是當今小皇帝母家的嫡親表妹,馬氏最早其實是想送這個小女兒給王爺,結兩姓之好;王爺曾經給小皇帝做過一陣太傅,與小皇帝有些情分,對小皇帝的態度還可以,如今都以“義父孩兒”相稱,將來等小皇帝遜位後王爺也預備著封給他一個王位留在京中榮養,但這些優待裏顯然不包括立一個馬家的女兒做未來皇後。

王爺常年在外征戰,後院空置,至今沒有兒女、也沒有姊妹,段晁就突發奇想,提議破例封馬家女兒做郡主,帶來江南看看撮合給那位大公子,這樣既穩了小皇帝保皇派一黨的人心、王爺與大公子也能算成半個姻親,商量起事來都更好說話。

這主意其實真的不錯,段晁本摩拳擦掌準備做這一樁媒,但到江南之後才得知大公子身邊已經有人了,據說那姑娘是曾經在琴樓裏的舊人,大公子對其眷愛極深,連當年老昭帝親手所賜象征太子身份的盤龍璧都給了去。

已經這樣了,再硬去說媒就不是結親是結仇了,段晁只能放棄,但想想還忍不住遺憾…若是大公子也有個什麽遠方表姊妹就好了,便是身份不夠,不能做正妃,做個側妃,將來王爺成就大業,少說也可以封個淑妃貴妃,說著多是一樁美談。

段晁搖了搖頭,正要開口笑說什麽,卻被旁邊人拉住,那人滿臉驚異,小聲使眼色:“段大人,您看王爺——”

段晁一通莫名其妙,心想王爺就在這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下意識看去,就呆住了。

段晁看著王爺像有些魔怔,沉沉俯視凝望著花林的方向,望了半響,忽而轉道竟往山下去。

段晁:“??!”

幾人呆在原地,面面相覷,反應過來,連忙追上去:“王——王爺!”

“主公——”

珠珠正在大口扒飯。

她打扮成這鬼樣來參加宴席,基本上可以說是不需要臉了,幹脆徹底破罐子破摔,旁若無人在宴席上大吃大喝。

剛來的時候,瓊犀和碧華看見她完全像是見了鬼,俗話說敵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樂,小王八鳥本來心情很臭,但看見這倆人比她還窒息的樣子,瞬間高興起來。

現在宴席快過半了,也沒有發生什麽意外,珠珠一下心情大好,又盛一碗甜甜的金絲面,準備吃完就溜掉,反正她已經和詹老太師他們說好,露過這次面以後她都不用冒頭了,她只要在家裏稱病裝死等著裴公子回來,就沒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