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靜無為晁國相(第2/4頁)

能往陳買這裏闖的,自然不是什麽外人。

正是陳買的兒子陳恢。

陳恢年紀並不大,可個頭卻不小,陳平的個子就很高,比武將們還要高出許多來,陳買比他阿父要矮了一點,可到了陳恢,這血統似乎又回去了,個頭長得極快,五大三粗的,他急切的闖進來,直接坐在了陳買的身邊,瞪大了雙眼,“阿父?我們要回去嗎?!”

“是我要回去。”

陳恢一愣,急忙問道:“那我呢?”

“你還是要留在這裏,繼續你的學業。”

陳買在當地找了個隱居起來的賢才,讓他來教導自己的兒子,這位賢才是個法家的大人物,聽聞其先祖曾是呂不韋的門客,編寫過《呂氏春秋》,後來前往巴蜀來躲避戰亂,家裏有不少的珍藏,陳恢跟著那人學習法家的知識和道理,到現在,也算是中等的水準,在陳買看來,還是很不成器的,空有其表,沒有什麽真正的才能。

陳買的妻子曾希望將兒子送到太學裏,陳買卻很生氣的質問道:“難道你想讓我被長安的賢人所恥笑嗎?!”

聽到自己要留下來,陳恢的臉上喜憂參半。

他也不太願意跟阿父待著,能離開阿父的監督,是一件好事,可是他又有些舍不得阿母。

“恢啊,你大父是天下公認的賢相,我的才能尚且不如他的一半,每次想到這件事,我都會因為擔心墜了他的顏面而擔憂,如今你的天賦在地方才俊裏不算是最頂尖的,我之所以不讓你前往太學,是因為怕你在那邊沉迷與他人的奉承,不安心與學業,這學問不在掌握多少,而是在掌握的程度上,如今你雖然只有一個老師,但是如果你能掌握他全部的本領,將來也足以擔任一方大員了。”

“我離開之後,你一定要專心學習,不要為外物所動,要本分……”

陳買囑咐了很多,陳恢低著頭,認真的聆聽。

到了次日,陳買就離開了此處,朝著長安去了。

只是,他沿路還要去見一下自己的老友,巴郡的灌阿。

因為先前早就給他寫了書信,灌阿便領著人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等待了起來。

陳買的模樣大變,臉上或多或少的有了皺紋,看起來不再年輕,歲月的痕跡很是明顯,可灌阿就不同了,這廝看起來依舊是細皮嫩肉的,還是原先那個模樣,當真是一點都沒有變化。

當他笑吟吟的走到陳買面前的時候,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差了輩呢。

陳買也很是狐疑,上下打量著面前的灌阿,“你這廝怎麽看著還越來越年輕呢?”

灌阿笑了起來,急忙拉住陳買的手,“沒辦法,我如今輩分小,自然也就顯年輕……”

兩人雖然相鄰,可並非是能常見面的。

也是非常的珍惜每一次相見的機會。

灌阿就在這道路上為陳買設了宴,兩人坐在一處亭閣內,一旁還有人煮著酒,兩人輕抿了一口,隨後聊起了天。

“聽說了吧?陛下要將巴蜀分為八個郡了……連帶著武都都得重現劃分了……從此就納入益州。”

陳買點著頭,“我是最早接到消息的,陛下本來是想要設為十二個郡的,是因為欒相等人勸阻,方才設為八郡。”

“這很正常,不只是巴蜀,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開始詳細的劃分,郡是越來越小,郡守的地位是越來越低了……過去整個天下才二十多個郡啊,看看現在,沒有比郡守更多的官員了。”

“細細劃分,也是有好處的。”

“什麽好處啊?陛下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

灌阿有些得意的說道:“陛下這個人吧,當初就曾對我們說,要將大漢的郡縣增加十倍,後來開疆擴土,發現這個目標怎麽也無法實現,就決定將國內的大郡給拆開,然後來完成自己的成就,你若是不信,可以等著看,再過半年,陛下就要說自己在巴蜀開了八個郡,說自己開疆擴土有功什麽的了……”

陳買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對陛下倒是鉆研的很透徹。”

“哈哈,這些年裏為了做官,我也沒幹別的,就忙著去鉆研陛下去了……”

陳買聽著他的調侃,隨即嚴肅的詢問道:“既然知道要分郡,你為什麽還不願意回去呢?”

灌阿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一些。

“買啊,這些年裏,咱倆治理巴蜀,巴蜀的變化,我們倆都是心知肚明的,天府之國,這可是陛下的評價,道路平坦,耕地極多,戶籍連年暴增,整個天下對我們倆的評價都很好,說我們倆是當朝之能臣……可具體如何,你心裏也明白,你是有真才實學的,依靠自己的本事,將這裏治理的井井有條,那些蠻夷都自願下山來耕作了……過去每年都要爆發叛亂,可現在呢,我們兩地已經有十余年沒有變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