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爭死(第2/4頁)

當然,也有全能之才,例如賈誼,晁錯這樣的,這兩人都是能寫文章詩賦,鉆研過學問,還能當官治學……而且在三個方面都非常不錯。

劉良完成了啟蒙後,就被劉長丟到了這些文人堆裏,當然是那些寫文章詩賦的文人群體裏。

而劉良跟這些人相處的還算不錯,作為諸侯王,他倒是不必去學怎麽去寫詩賦文章,他只需要跟這些人待著,然後誇贊他們的文章,表示出對他們的敬重就足夠了,這第三類的文人,很是喜歡這種能重視自己的君王,因為大多數貴族都不重視他們,故而很珍惜這樣的機會,隨著報紙的興起,他們的詩賦文章也愈發的能聞名天下,可終究還是被那些搞學問的看不起,認為詩賦文章不過小道耳。

他們認為真正的文章是要探討國家大事,商談時政,如《過秦論》,《貴粟論》這樣能給與皇帝勸諫,有著明確的主題的才是好文章,而那種書寫自己懷才不遇,寫山川風景,寫男女之情的,被他們所看不起,當然,目前大漢正在悄然的出現第四類文人,也就是以虞原為代表的小說家們,這些人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描寫過去的事情,進行杜撰,寫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故而壓根不被前三類人所接受。

用後來通俗的話來解釋,這四類文人,就相當於未來的公務員,學者,詩人,小說家。

通常各地的君王們在身邊養些文人,大概只是為了聽他們寫文賦來吹捧一下自己,或者就是彰顯一下自己好文的名聲,很少有人真正的愛護他們,在唐宋之前,這些第三種文人的地位都相當的低,可劉長卻跟眾人不同,他還是挺重視這方面的,劉長覺得,詩歌可以彰顯一個時代的文化,跟體育項目一樣,都是塑造國民素質的東西,不能輕視。

眾人總是誤以為,劉長是要讓這些文人多寫文賦,聽他們來吹捧自己,這當然是不對的。

劉長豈是這般好虛名的人呢?

在安排諸子的時候,他便想讓三子劉良主動去親近這些文人,也算是將再容易的事情交給了他,不求他往後能大治國家,只要跟著這些人寫寫文章什麽的,反正這些人也算是無害的,就是嘴裏抱怨幾句,也不會出現教唆君王,或者搞亂天下之類的事情。

劉良認真的坐在府內,聽著這些人切磋著文章,眼裏滿是憧憬。

他不如大哥那般博學,不如二哥那般強壯,甚至不如弟弟那般能說會道,自幼身體薄弱,什麽都辦不好,他很敬佩這些有才能,有天賦的人,很羨慕他們。

聽著這些人出口成章,文才了得,他眼裏滿是羨慕,認真的聆聽了起來,而看到大王如此上心,那些文人也是格外的開心,搖頭晃腦的說起了新題材。

“良!!!”

當劉賜闖進府邸裏的時候,文人們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顯然,他們都是知道劉賜的惡名的。

劉賜跟劉良已經能看出明顯的區別了,雖然身高還是差不多,可是劉賜顯然要更壯一些,比哥哥大了一圈,同樣膚色更加黝黑,不像劉良這般膚白貌美,劉良驚訝的看向了弟弟,“賜?出了什麽事?”

劉賜滿臉的急切,“出了大事,欒公要處死八仲父,秋後問斬,連張相都沒能攔得住他!”

“什麽?!”

劉良果然是被嚇了一跳,急忙起身,眼裏滿是驚愕。

周邊的那些文人聽到這句話,頓時就沉默了,他們是真的不懂這些事情,讓他們寫寫文賦,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可要是讓他們出謀劃策,參與廟堂的這些動亂,他們的能力或許還比不上劉良呢,這大概也是劉長讓劉良去接觸他們的原因,沒才能無所謂,不要拉著良去胡作非為就好了。

劉良站起身來,急切的看著面前的眾人,手足無措。

“良啊,八仲父每次前來長安,都對我們極為寵愛,贈送諸多禮物,對我們很是親近,就算不論別的,他也是我們的長輩,哪有看著長輩要被處死而無動於衷的道理呢?這是不符合孝行的!”

聽到劉賜的話,周圍的文人不由的點起了頭。

“夏王所言有理!!”

劉賜咬著牙,堅定的說道:“我準備前往欒公面前,以死求之,用自己的性命來換仲父之命!”

劉良驚呆了,他看著面前的弟弟,渾身都顫抖了起來,遲疑了片刻,他說道:“怎麽能如此呢……我去……讓我去。”

文士們激動的看著這對兄弟倆,光是這番話,就帶給了他們無數的創作思路。

“大王!不可!還是要先去找陛下……”

有文士勸諫道。

劉賜搖著頭,“若是找阿父,只怕讓他更加為難,我現在就要去找欒公,兄長啊,若是我不在了,請你代替我照顧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