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認同套認同

晁錯板著臉,對這位皇帝的兄長依舊沒有什麽好臉色。

在這些時日裏,晁錯引以為大敵的,就只有這位南邊的吳王。

燕王有勇卻暴躁武斷,梁王國強卻才疏學淺,齊王富裕卻無大志向,長沙王強將卻膽小懦弱,趙王昏庸無能。

而如膠東,河西,城陽等諸王更是不值一提。

唯獨這位吳王,國強民安,上下一心,本身野心勃勃,長與智謀,善攏人心,簡直就是廟堂的第一大敵。

整個吳國都願意為他而死戰,廟堂派去監督他的大臣最後都心甘情願的為他所用。

晁錯之所以有如此強烈的削藩念頭,大概還是出自對這位吳王的深深忌憚。

他的威望太高,實力太強,不說他有沒有謀反的想法,但是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謀反實力,他不謀反,那他的兒子呢?他的孫子呢?

晁錯以充滿敵意的眼神打量著面前的吳王,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惡意。

劉恒倒是很平靜,絲毫不懼。

“吳王當真是有膽魄啊,裝模作樣的來我這裏,提議削藩?呵呵,大王就不怕失了宗室之心嗎?”

晁錯挖苦道。

“過去的時日裏,頗得晁君的關照,晁君年年都要為我吳國輸送大量的人才,寡人心裏感激不盡,今日特意前來,拜謝一二。”

劉恒很是認真的回答道。

晁錯頓時破防,險些破口大罵。

他時不時派出一些人去分割吳王的權力,監督吳王,可派去的人去了吳國就不聽他的了……為吳王所打動,直接投奔了吳王,有的還寫回書信,勸說晁錯不要對自家大王有這樣的敵意……

晁錯咬著牙,憤怒的說道:“你有什麽事便直說,不要耽誤我辦正事!”

劉恒這才開口說道:“我這次,是為了王權之事而來的,你要操辦的事情,說是削藩,只怕不太恰當,陛下也從未說要削弱諸侯國,削弱的應該是王權才對,諸侯國強盛,對大漢來說是好事,諸侯王強盛,那才是壞事……這些時日裏,我一直都不贊同你的想法,不是因為反對你限制諸侯王,而是反對你削弱諸侯國。”

“你自己常常說,諸侯國的百姓只知其國,不知有廟堂……而你又何嘗不是呢?你始終都將諸侯國當作外人,聽到哪個諸侯國開始富裕強盛,就開始齜牙咧嘴的,難道說,這些諸侯國的百姓,就不是廟堂的子民了嗎?作為廟堂三公,你應當為諸侯國的強盛而開心才對……”

晁錯此刻反而不生氣了,他冷笑著。

“按你的說法,我倒是應該上書給諸侯國減免稅賦,讓各諸侯國積累更多的糧食,蓄養更多的軍隊?”

“你不是一直在推行郡國等同嘛……說實話,寡人從前還是很期待這件事,一直都在注意著你的做法,可惜啊,的做法,讓寡人頗為失望。”

“寡人還以為你是要將諸侯國變成郡,沒想到,到頭來是將郡變成了諸侯國。”

“如今的郡和諸侯國有什麽區別呢?郡守跟諸侯王都沒有分別了……你也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這次才迫不及待的對郡守們下手,對吧?”

晁錯臉色一沉,“天下大一統的時日終究還是太短,地域之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各地視外郡人為外族,毫無認同,更別提是諸侯國了……想要扭轉這種看法,能做的只是大規模的打通各地的來往……”

“所以你才那般的贊同食貨府……向來重農的晁錯,高調的支持食貨府,就是因為商業能加快各地的交流,能打破這種非我族類的隔閡對吧?”

聽到劉恒的詢問,晁錯的眼眸裏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搖了搖頭。

“能猜到這件事的人很多,陛下曾對我說,交流有兩種,一個是戰爭,一個是商貿……我當然只能采取第二種,商賈們在各地流竄,陛下又打開了對百姓們的限制,允許他們外出,甚至鼓勵那些余丁前往各地郡縣生活……這都是為了改變以郡為國,排斥他郡的情況……”

因為還沒有經歷過被胡人弄得幾乎滅種的情況,因此在此刻各地之間沒有同一個作為同一個民族的認同,大家見面了,不會說我們都是漢人,而是說我是汝南人,你是潁川人……我們之間就沒什麽關系,很多時候甚至帶著敵意,郡縣都是如此,更別說是諸侯國了。

劉恒點著頭,“所以你才想積極操辦那個刺史制吧?太子提出刺史制,是為了治理地方,而你,卻是想要在郡上形成同一個州的認同,起碼,往後汝南人和潁川人見面就不會互相打殺,會覺得大家都是豫州人……是同一個地區的了,刺史麾下,有郡,有諸侯國,也就是說,郡和諸侯國都會有同一個地域認同……其實你還是挺有想法,挺有才能的,我敢說,廟堂大臣,很少有能比得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