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不仁之政

“諸位愛卿,如今晁錯提議削藩,逼迫甚緊,寡人束手無策,為之奈何啊?”

在大夏國駐皇宮城外第三家衛亭內,劉賜認真的詢問了自己麾下的文武大臣。

董仲舒沉默了片刻,隨即回答道:“大王……我們夏國大概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這是為何啊?”

“晁錯要限制諸侯王的兵權,財權之類的,可這些我們都沒有……他想限制也限制不了啊。”

劉賜恍然大悟,頓時不再擔心。

“對啊,我麾下連個一個甲士都沒有,還怕他限制我的兵權不成?!董卿妙計啊!”

夏侯賜也急忙幫腔道:“董相英明!”

董仲舒有些無奈,他又開口說道:“大王完全不必理會削藩的事情,長安內的諸王裏,只有代王是有資格參與其中的……不過,大王倒是應該關心另外一件事。”

“哦?什麽事?”

“皇陵。”

“大王難道不知道?昨日的朝議,晁錯改了口風,沒有提及削藩的事情,反而是提議陛下翻修安陵,維護長陵,以及諸多宗室大王之陵……大王身為外王,何不參與進來呢?”

劉賜有些茫然的看著董仲舒,“修皇陵?我就不明白了,阿父不是一直都提倡節葬嗎?為什麽又對陵墓如此上心呢?安陵和長陵簡直就是天天都在翻修,不斷的擴設城池,長陵的人口都有幾十萬了吧,安陵更是過分,比河西國的王城還要繁華……看著壓根就不像是陵墓,阿父為什麽還要這麽做呢?”

董仲舒笑了起來,“大王,這可是大漢第一策。”

“大王久居長安,不知其中原委……在地方上,不只是有農夫,商賈,匠人,士人,徹侯,還有一類人。”

“這類人稱為豪,他們沒有什麽官職,卻擁有大量的財富,他們欺淩底層的百姓,抗拒官員的治理,他們占據著大量的土地,將百姓變成自己的佃戶,為非作歹,把持地方,一旦減少對他們的壓制,他們就會迅速架空官員,讓廟堂的命令達不到基層……因此,當初有大臣想出了辦法,就是通過讓他們守皇陵的方式,讓他們搬離地方,拿走他們的土地和家產,讓他們在陌生的地方成為農夫……失去所有的影響力。”

“陛下常年翻修皇陵,並非是為了自己,就是為了壓制這些豪強。”

劉賜恍然大悟,隨即又問道:“何以如此麻煩呢?為什麽不直接下令誅殺,將他們殺個幹凈?”

“大王啊,直接下令誅殺,那不符合律法,大漢以仁義來治國,自然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而且啊,這些人是殺不幹凈的,在地方上的權勢可能超過您的想象……最初,地方上的豪族多是各國宗室,在秦國的時候,這些人糾結了各自的力量,隨即發動了叛變,如項羽這些人,就是六國之豪族,高皇帝取天下,就用了陵邑之策,將這些六國豪強叫來守皇陵……讓他們離開自己的故鄉,拿走了他們的土地,讓他們無法再作惡。”

“而如今的豪族,卻大多都跟開國大臣,以及如今各地的徹侯有著關系。”

“例如汝陰各地的豪強大族,大王或許不知,那裏的豪族,大多姓夏侯……他們可都是阿賜的親戚們呢,或許阿賜都不認識他們,可他們就是憑借著汝陰侯的威望,四處積累財富,橫行霸道,成為了一方豪強,嗯,豪族稱不上,賜才是豪族,他們只是豪強……有的豪強甚至只是豪族家的家奴而已……先前邯鄲有一豪強,因為偷開礦的事情被斬首,而他竟然只是王恬啟從前的隨從……在告老還鄉後,就借用王公的名望,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最後都開始盯上了鐵礦……”

夏侯賜大驚,天天說誅豪族,到頭來,豪族居然是我自己??

看到夏侯賜驚懼的眼神,董仲舒笑著安慰道:“賜,你不必擔心,你是徹侯之家,名門豪族,不在遷徙名單之中……記得將來繼位後按時繳納酎金就好,說起來,其實這些年廟堂對君侯們的打擊也很嚴厲,陛下外出的這兩年,因為酎金失侯的就有三十余人吧……不過對君侯就不能采取對豪強的做法了。”

董仲舒自嘲道:“說起來,我也是豪強之子了……有耕地,有錢財……不過我阿父為人寬厚,從不曾做出欺辱他人的事情。”

劉賜聽明白了,他摸著小下巴,“那為什麽非要用皇陵的名頭來辦事呢?用這些人來充實夏國多好啊……”

“大王,若是用其他名頭,群臣定然反對……畢竟,地方上那些都是自家親戚,每年的孝敬不提,有了他們,宗族的勢力才能更加龐大,可若是皇陵,那就沒辦法了,陛下要孝敬高皇帝,誰敢阻攔??而太子要孝敬陛下,誰又敢阻攔呢?這就是大漢的修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