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君臣之重擔(第2/4頁)

群臣所抱有的希望太高,張蒼一時間也不知道,今年的成果是否能讓群臣滿意,最重要的是,劉長同樣也是如此,張蒼就怕自己的這位弟子失控。

劉長若是發現平穩做事不能成,是否會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將農業的發展變得極端化呢?那對大漢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巨大的災禍。

任何東西,一旦過了頭,好事就能變成壞事。

春種的熱情大概也傳染了長安內的百姓,一路都能看到那些滿臉歡笑,扛著各類農具急匆匆朝著自己目的地走去的人。

當張蒼回到了自家府邸的時候,他看起來有些憔悴。

也沒有理會前來迎接自己的那些美人,有些茫然的走進了書房,坐下來之後,張蒼長嘆了一聲,看著面前這堆積如山的奏章,險些再給自己一個耳光。

就你能,當初怎麽就那麽想不開呢??

就在張蒼準備翻開面前的奏章的時候,有家臣走了進來,急忙稟告道;“張公,汾陰侯周昌前來拜見。”

聽到這個名字,張蒼只覺得心裏滿是苦澀。

這廝來的真不是時候啊,當真是覺得自己事情太少了嗎?

“讓他進來吧……算了,我親自去迎接吧。”

周昌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架勢,大病一場後,周昌甚至都無法自己走路,得有人來扶持著,整個人哆哆嗦嗦的,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誰見了都得害怕,同為開國大臣,周昌的資歷比起張蒼還是要高的。

周昌也算是最早跟隨劉邦的大臣,在周昌擔任禦史,成為三公的時候,張蒼甚至連九卿都不是,還在地方上擔任計相呢。

正如張蒼所想的那樣,周昌的臉色並不是很好,在張蒼行禮拜見之後,這廝也只是冷哼了一聲,就令人扶著自己進了書房,張蒼也不怪罪,跟在他的身後,兩人坐在了書房內,周昌便讓人出去了。

“張相這些時日裏,可謂是兢兢業業,給大漢上下都指明了一條曠闊的道路啊……可這農忙已經開始了,不知今年的秋收,又是否能讓天下人都滿意呢?”

張蒼抿了抿嘴,“我不知也。”

周昌搖著頭,“你看看,這就是我說你不適合擔任國相的原因了,若是連你都說不知道,那怎麽讓天下人相信呢?”

“你知道當國相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我不……我知道。”

周昌看到張蒼上道如此快,不由得笑了起來,“其實啊,當國相最重要的就是要會騙人。”

“騙人??”

“不錯,首先要騙自己,然後騙天子,最後騙群臣。”

周昌認真的說著,張蒼大吃一驚,“您說什麽?”

“論處置政務,我是不如你的,可是這權衡廟堂啊,你就遠不如我了,你光辦事不行,還是得要懂得怎麽去說話……要知道每個人想要聽到的是什麽,換一種說法方式,任何政策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不同的。”

“當然,這還是要靠你自己的領悟,你是個很聰慧的人,可惜,你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更不喜歡在這些事情上耗費時日,不過,現在學了也不晚。”

周昌在廟堂之內,向來都是以誠實君子的形象。

張蒼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居然會來找自己,想要教會自己怎麽去騙人,可仔細聽周昌的意思,張蒼卻明白了他想表達的想法。

“可這些對實事完全沒有任何的幫助啊,不過是詭辯之術而已。”

張蒼最薄弱的環節應該是在辯論上,主要是他懶得跟人去爭什麽,也不願意跟男性打交道,有這個時間做什麽不好呢?

周昌搖著頭,“你不能輕視。”

“我在府內,讓人將報紙都給我聽,大家都在談論今年的農桑,你如今定然是壓力巨大,不知該如何應對天下的熱情,是不是?”

“大漢究竟是什麽樣,我是知道的,你在上一年,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今年的成果便是比上年要多,只怕也多不到哪裏去,農桑之事,不是一朝能成的,不過,這也只能怪你給群臣描繪的盛景太過……”

按著後來人的理解,就是張蒼畫的餅太大,到如今餅正式出來的時候,張蒼就開始擔心這個問題了。

“你要弄明白天子所想要的是什麽,群臣所想要的是什麽,同一間事,只需要不同的說法,就能讓上下滿意……”

周昌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這些年來的經驗,周昌並不覺得這是什麽令人羞恥的事情,作為國相,最大的作用就是要起到一個均衡協調作用,這種協調包括了廟堂的安寧。

張蒼認真的聽著周昌傳授經驗,周昌說的這些東西,張蒼並不難以理解,一點就透,可他有些不明白,周昌為什麽要來給自己說這些。

周昌皺著眉頭,認真的說道:“我時日無多了……難得,你如今能有些成就……但願你所期待的事情能順利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