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不過如此(第2/4頁)

劉啟說著,又笑著說道:“紀相便負責聯絡諸侯的事情,另外,要確保往淮陰侯大軍的糧道的安全啊……”

“唯!!”

紀通離開之後,劉啟猛地看向了一旁的郅都,臉上卻再也沒有了方才的柔和。

“國內諸事散漫,一年所種出的糧食還不夠自己果腹,還要跟廟堂借糧,這實在不該,從如今開始,您來負責國內耕作之事,在每個縣裏規定出今年應當開墾的土地,今年應當出產的糧食數量,全力推動耕耘之事,讓各地官吏組織百姓進行耕耘,以管理士卒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禁止散漫之風氣,到時若是不能達標的,除以極刑!”

“對有功者賞賜爵位,分發土地,隸臣,錢財……”

郅都一愣,隨即問道:“大王剛來,若是以嚴……”

“無礙!如今舉國的百姓都沒有十萬,各縣只有數千之眾,若是按部就班,還說什麽治理河西呢,尚且不如一郡,如今的辦法,可效仿秦國之政,那是最快強國的辦法,就按著寡人所說的來辦就好,廟堂那邊,不必擔心!”

“唯!!”

……

朝議結束的時候,季布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他本來的食邑就不多,這又被減少了三百。

當然,季布並不是一個很在乎食邑之類的大臣,主要還是這吏治的問題,讓他有些頭疼。監察百官並不難,可要監察天下官吏,這就有些難度了,哪怕是有繡衣配合也是一樣,繡衣的數量是不少,可問題是這大漢的江山也不小啊。

其實很多吏治問題都是出在底層,季布目前也是因為這個吏治的問題而操碎了心。

到底該怎麽去做呢?

有的大臣認為要回復秦國的重刑,不然官吏們就不會知道害怕。

有的大臣們則是認為要增加監察力度,委派更多的監察官吏。

可這兩種辦法,季布都覺得不太可行。

就在季布思索著這個問題,走出皇宮的時候,張不疑卻笑呵呵的將他攔住了。

“布啊……你這剛接替我的位置,怎麽就弄出了這樣的事情呢?”

“這禦史可不好當啊,你得用心才是!”

聽著這恬不知恥的言論,季布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自己當禦史才多長時日,這分明是你當權時留下的問題吧??

不過,季布也不跟他較真,問道:“你有什麽好辦法?”

張不疑不會無緣無故的攔下自己,肯定是有什麽想法。

張不疑遲疑了一下,“我倒是有個初步的想法,去你的府上聊聊?”

“好。”

書房內,張不疑問道:“你說,最先能察覺到奸吏的是誰呢?”

“自然是百姓。”

季布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對,就是百姓,我聽聞,在周朝,司外設肺石,民有冤,則鼓此石,官不糾,立石三日,有士過問。”

“你說,若是我們讓百姓可以直接上書與皇宮狀告官吏,或者專門設立一個機構,負責這類的事情,是否會比增加監察官吏的數量要有用的多呢?”

季布撫摸著胡須,沉思了許久,“你的意思是設立進善旌,誹謗木,敢諫鼓?”

“堯舜之時那簡陋的辦法,豈能運用在當今呢?”

“不過可以借鑒這一套做法……我覺得,可以設立一個府,就叫叩閽府,改公車司馬之職來負責。”

“在郡安排叩閽吏,不與地方官吏往來,只與民,民有冤則尋之,官吏不得查看,直接送往叩閽府……以往的監察,乃是官監察官,不妨換個思路,使得民監察之,大漢的官吏少,疆域大,可大漢的疆域上,卻都是百姓啊……如今有邸報,我們可以連續的用邸報告知這件事,讓各地官吏將此事宣講與百姓……”

“即使百姓不敢上書,那地方官吏得知這件事,心裏多少也會懼怕,不敢肆意欺壓……”

季布迅速與張不疑開始商談這件事,從官吏的規模問題,俸祿問題,受理案件的過程,如何辨別,如何處置等等。

季布有些狐疑的問道:“你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麽方才朝議的時候沒有告知陛下呢?”

張不疑不屑的說道:“沒有十足的把握,怎麽敢冒然告知陛下呢?陛下愛民,但凡聽到百姓的事情,就會非常的急切,若是出了什麽問題,豈不是要陛下背負了惡名?這不可,還是得有了把握,有了具體的施行辦法之後,再由你來推行,如此一來,哪怕是出了過錯,那也是你或者我的問題,而不必陛下來承擔……”

“這種事情,你倒是想的很周全……”

“不可不周全!!”

“這是陛下愛民之舉,可萬萬不能有錯!”

張不疑每次說起陛下兩個字的時候,語氣甚至都會加重,神色都有些狂熱,季布搖了搖頭,“好了,我知道了,你快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