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這算什麽盛世

“不疑,你怎麽看?”

“陛下聖明!”

“陛下所說的便是臣所想的!”

“放屁!朕還沒說要怎麽批復呢!”

“陛下雄才偉略,心裏定然早已有了答復!陛下所想的,便是臣所想的!!”

張不疑畢恭畢敬的站在劉長的身邊,神色是那麽的莊嚴,就連這麽奉承的話,被這廝說出來,也是那麽的正氣淩然,仿佛是在宣誓一般,那莊嚴的表情,看的呂祿都直搖頭,果真是一代賢相啊。

劉長卻被這番話弄得哭笑不得,“好,好,既然朕所想的就是你所想的,那你說說,朕是怎麽想的?”

張不疑毫不遲疑的說道:“陛下定然不會看著蠻夷對大漢無禮,也一定會支持吳國出兵,可如今群臣反對的厲害,尤其是周昌那廝,他糾結百官,奔走呼告,還想要帶上季布來彈劾吳王……陛下定然是會批復吳王,不要急著作戰。”

“陛下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出兵,若是吳王私自出兵,那就讓他用軍功來為自己贖罪!”

劉長搖著頭。

“朕確實會允許吳王用兵,可是,朕不會讓吳王來背負這個罪名。”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張不疑急忙說道:“臣愚鈍,智不比陛下之萬一,陛下所想,是臣所不能想的!”

呂祿都有些聽不下去了。

劉長的大治,解放了一個歷史上很想幹一仗卻因為國力的限制而無法行動的大佬,歷史上的文帝時期,大漢與匈奴的交鋒之中,尚且處於戰略防守,因為劉恒所遇到的是稽粥所統帥的前所未有的草原大帝國,而那時的大漢,一言難盡,劉恒和劉啟幾十年的奮鬥,方才給劉徹積攢下了足夠反擊的家底。

劉恒和劉啟的文景之治有多大成效呢?

按著史料的記載和分析,學者分析出漢初的人口在1600萬上下,而在劉徹登基的時候,大漢人口大概逼近了3800萬,到漢武帝晚年,大漢人口大概是在3200萬上下……在昭宣之後,大漢人口爆炸,一度達到了5000萬。

劉恒這些年裏治理吳國,成效也同樣巨大,吳國的一些都城的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中原的水平,作為落後的南方地區,戶籍大增,耕地面積不斷增加,銅鐵出產暴增,百姓安居樂業,諸侯王們都不明白劉恒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劉恒所做的很多事情,看起來跟他們做的沒有什麽區別,大家都是輕徭薄賦,都是禮賢下士,憑什麽你的成效就如此巨大呢??

同樣是輕徭薄賦,而歷史上的文帝曾在14年的時候取消過全國的田租,直接就不收稅了,很多人就開始反駁,文帝免稅,可他收賦!有種讓他把賦也免了,於是乎,文帝就將原先120錢的算賦改成了40錢。

劉啟將阿父廢除的田租再次收了起來,不過還是按著他阿父的要求,三十稅一,並且下了死命令,想要將這個作為大漢的制度保留下去,算賦嘛……劉啟還是提升到了120,畢竟,他那個時代要打仗,等到了劉徹……咳咳,咱們還是不說了,說說他孫子吧,劉徹的孫子又重新減輕稅賦……

劉恒做的事情,也是其他諸侯王們所做的,只是,可能方法上有些不同吧。

畢竟要求別人勤儉的諸侯王很多,可整日身穿黑色的粗衣,腳著生皮制成的鞋,用皮帶系劍,以莞蒲為席,不治兵器,絮衣無飾,衣服破了還要縫補縫補再穿上的諸侯王就這麽一個了。

要求善待百姓的諸侯王很多,可每年都拿出自己的私人財產和部分國家的財產來幫助孤寡老幼的就他這麽一個。

禮賢下士的諸侯王很多,可讓大臣吃肉自己吃素菜的就這麽一個。

輕徭薄賦的很多,可不舍得為自己蓋一個房,直接免掉稅,再將賦砍七成的就這麽一個。

吳國如今這發展速度,甚至隱約超過了當初唐國的發展速度,這樣的一個人,讓他當諸侯王都有些屈才了,而且他不只是治理吳國,他將南越閩越地區一手抓,這些諸侯國都聽從他的號令,那裏的百姓不認自己國君反而認他,這就很離譜。

經過了長年的發展,吳國兵強馬壯,國庫裏堆滿了糧食,連帶著南越等國,發展也是迅速,人丁興旺。

劉恒並非是為了開疆擴土的名聲而準備去作戰的,南方一直都缺少人力,而劉長先前接見了大夏國的使者,證明了南方這邊也能前往身毒,劉恒準備進一步開發南邊,將這裏的山林變成耕地,將這裏的蠻夷變成百姓,修建城池港口,試圖用水路或者陸路的方式來打通與身毒的聯系,用彼之力來治我之國。

而劉長知道,自己這位兄長既然說了要出征,那他就是有一定能輕松戰勝的信心。

以四哥那個謹慎程度,沒有十足把握,他是絕對不會上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