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差點老年早逝

吳國,廣陵。

吳王面色肅穆,跪坐在上位,在他的面前,擺放著諸多的奏表,這些不只是來自吳國,甚至還來自楚,長沙,南越等……作為吳王,卻可以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這並非是吳王僭越,這是劉長所給與他的權力。

南國遠不如北,對於如何治理南國這個問題上,能省事絕不費力的某位厲王,選擇讓自己的仲父在名義上監察,讓自己的兄長來總領其事,吳王大概是除卻原先的唐王之外,大漢權勢最大的諸侯王了。

若是在劉盈時期,擁有如此權勢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有喝酒的風險。

可是在劉長時期,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別說劉長有足夠的威望能鎮壓住南部,就是南國全部聯合起來謀反,也不夠唐國打的,南方諸國這些年裏在南越的山裏抓猴子的時候,北方諸國可是在跟匈奴死戰,什麽燕,趙,齊,河西,梁乃至南北軍都是劉長的死忠,雙方士卒的戰鬥力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更別說那些因為戰事而崛起的一個又一個徹侯們。

除非他們都躲進南越山裏當猴子,否則就別想謀反這類的問題了。

就是在南方,楚王,吳王,長沙王,南越王,都與劉長的關系非常的親近,這些諸侯王們都還算靠譜,不會做出喝多了帶著幾十個人不帶弩甲就謀反的事情來。

劉恒也沒有辜負劉長的信任,他在吳國治理政務,親自選拔了一大群的人才,應高,田祿伯,周丘等等……他確實繼承了其阿父的識人之明,在正式接手南國大事之後,他先後聯合各國,一同做出了諸多的改變,例如一同修建道路,水渠,討伐賊寇。

而劉恒所做的諸事,出發點都是在民生之上,他力圖改變南國的情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讓南國擁有更多的基礎建設……他的政策從各方面出發,成果顯著,他以身作則,開勤儉之風,重用賢臣,明察是非,勤勉治政,處置南國大小事務,有錯即刻改正,發現問題絕不隱瞞。

這種勤勉,這種節儉,這種認真,簡直跟高皇帝……完全不一樣。

就劉恒一天要操辦的事情,可能比得上某位厲王一年的工作量,劉恒常常因為政務而熬到深夜,甚至為了節省燭火,坐在靠近窗戶的地方,借著月光來觀看奏表,吳人無不驚嘆。

他設立了諸多的福利機構,時不時就要分發糧食給沒有依靠的窮人,救濟沒有父母的孩子,還資助了很多貧苦的求學者。

他上奏要求改變律法,廢除了很多殘酷的肉刑,並且多次告知廷尉,以教正為主,懲罰只是為了讓罪人知道自己的過錯,要給與改正的機會,不能動不動就因為一些小的罪過而切手剁腳。

在默默隱忍了很多年後,等到劉長上位,劉恒再也不必藏拙,終於可以發揮出自己全部的能力來。

在他的影響下,吳國就像是坐上了十二匹駿馬拉乘的大車,飛速的奔馳,停都停不下來,至於周圍的幾個國家,那也是七八匹駿馬的程度,就是苦了劉恒,他不設宴,不怎麽吃肉,也不喝酒,不狩獵,整日都是在忙碌著政務,巡察民情。

吳王的巡查民情是真的去巡察,不像某位厲王,最先是在吳國,後來是整個南國,劉恒不斷的在各地奔波,坐著很簡陋的馬車,他在地方上關心民生,處置奸吏,獎賞有政績的官吏。

可這一切,讓劉恒的模樣都變了很多,明明歲數比如意還小,此刻卻已經有了白發,明明是權勢最大的諸侯王,卻是皮膚黝黑,滿臉滄桑,穿著那不知洗了多少次的衣裳,讓他的年紀看起來像是如意的阿父。

當然,劉恒所做的這一切也取了很多的回報,不但讓南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自己也是威望大漲,吳人見到他,敬之若神明,這是個真正的太陽啊。就連年邁的趙佗,都幾次來拜訪這位年輕的諸侯王,送出禮物,表達出了自己的敬意。

在劉恒處置政務的時候,竇夫人就坐在一旁,安靜的等待著。

竇夫人並非是王後,可卻是劉恒最為寵愛的夫人。

竇夫人是清河郡觀津縣人,她的家庭並不算很顯赫,她阿父也是過著清貧垂釣的生活,只是不幸墜河而死,後來,她以良家子身份入漢宮伺候呂後,稱為竇姬……呂後在安排自己的一個親族嫁給劉恒之後,又將這位服侍自己的宮女也一並給了劉恒。

大概是想讓她繼續幫著自己的親族維持後宮的秩序,只是,劉恒顯然更加的偏愛這位宮女。

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劉恒不喜歡鋪張浪費,不喜歡華衣好車,更不喜歡大擺宴席,吃肉喝酒……呂王後出生時便是高皇帝成就大業的時候,因此衣食無憂,習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哪裏能吃得了劉恒這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