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唐王府?不,賊窩!(第2/4頁)

“什麽?農家之人!”

那一刻,坐在右側的幾個儒生猛地跳了起來,破口大罵:“悖上下之序的奸賊!”

在百家爭辯之時,儒家跟墨家總是過不去,見面就互掐,可儒家跟農家就更過不去了,關系極其惡劣,惡劣到雙方見面基本就幹架,沒有緩和的余地。

劉長卻不在乎,笑著說道:“農家?好啊,我正缺這方面的人才!你不去唐國,怎麽卻直接來找寡人呢?”

“額……張相乃儒家……”趙利隱晦的提了一句,隨即又說道:“何況,我與大王有親。”

“你我有親?”

劉長滿臉的困惑,趙利急忙說道:“臣乃是恒山真定趙……與大王……”

“荒謬!”季布忽然打斷了他,嚴肅的說道:“我家大王祖籍沛縣,出生與長安,不曾與趙地有關聯。”

趙利一愣,恍然大悟,急忙俯身說道:“是我記錯了,主要就是擔心張相不肯收留,故而前來。”

跟墨家不同,農家一直都活躍在各地,各諸侯國裏也有不少的農家,他們會采用農家的技術,但是不會聽取他的治政理念,為什麽呢?因為農家提出,所有人都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們以神農等人為先例,想讓君主和大臣們停止對百姓的稅收,讓他們自己去耕作,養活自己。

因此,儒家認為他們想讓君臣在土地裏耕作,儒家復古,想要回到堯舜的年代,而這些人則是直接想回到原始社會,君王和大臣們一起在耕地裏幹活,簡直就是無禮到了極點!

那為什麽在秦朝時他們還能活下來,沒有遭受始皇帝的迫害呢?

因為農家除了這個政治主張,還有一個耕戰的政治主張,他們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在這方面頗有造詣,而這與秦朝的治國理念不謀而合,秦國最看重的就是耕戰,因此他們活到了現在。

那為什麽在大漢他們還能繼續度日而不沒落呢?

那是因為大漢抄……咳咳,在暴秦滅亡的基礎上吸取了教訓,吸納了一小部分的治政理念,剛好就包括耕戰,巧合,完全就是巧合!

儒家講究禮法等級之類,而農家想要廢等級,基本上就是喊人人平等,大家都要下地幹活,自食其力,儒家講究仁政,農家卻說耕作是為了戰爭,戰爭是為了耕作,儒家講復禮,農家卻覺得堯舜是開了君主不事,迫害百姓的先例……雙方算不上是相親相愛,也能算是你死我活了。

因此,幾乎在得知對方身份的那一刻,儒生們便勃然大怒,險些要與他們動手。

劉長卻笑呵呵的,讓那人坐在自己的身邊。

季布低著頭,欲言又止。

“你是真定人啊?哎呀,這地方寡人熟啊!聽聞這裏民風彪悍,數百年後,這裏肯定會出猛將!”

趙利卻什麽都沒有說,只是說道:“我略懂農利之法,在唐地曾看到大王所制作的新農具……大王,請看!”

趙利從懷裏拿出了設計圖,劉長拿起來,認真的看了起來,這設計圖很簡單,是在劉長所制作的耕犁的基礎上所改進的,劉長打量了片刻,問道:“這是利用耕犁來播種?”

“是啊,這是我等在看到大王的耕犁之後所做出來的……”

趙利解釋起自己的思路,劉長聽的很是開心,而遠處的儒者們就有些坐不住了。

“大王!”

“勿要中了小人之計!”

“農家悖序之賊,豈能與大王同席?!”

最先吹起進攻農家號角的,乃是孟子,在孟子之後,儒者們便沒有放下這恩怨,不斷的抨擊農家,在歷史上,到東漢中期,儒家終於全面獲勝,農家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劉長看了一眼儒生們,問道:“若是你們看不慣農家,便證明自己比農家更有用啊,怎麽還借助寡人之力呢?當初百家爭鳴,眾人都來證明自己的學派,這才湧現出了諸賢,你們既然厭惡農家,為何不去證明呢?”

“用自己學派的標準去指責,還不如在農家所擅長的事情上擊敗他們!”

“你們農家也是這樣,不要想我會幫你們,扶持你們,寡人最是公正,從不偏袒,你們要證明自己,才能在唐國謀取出路!”

“唯!”

趙利答應的很快,儒生們漲紅了臉,自然也是急忙應允。

看著神色不善的兩夥人,劉長卻眯起了雙眼,競爭也是有利有弊的,看來,自己不能倒向任何一方,要利用好他們內部的這種不和,讓他們更加賣力的為唐國付出!

劉長又看著楚墨,“你們看看,農家之人冒著風雪來到長安,只是為了振興自己的學派,你們呢?你們這個樣子,如何能振興墨家啊!”

劉長自然是不會放過那設計圖的,他交給趙利一份信,讓趙利帶著這書信前往唐國,言有這封信,張相就不會為難他。劉長知道,其實就是沒有這書信,師傅也一定不會為難他,因為張蒼壓根就不在乎這些,他用人從不看他的學派,好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