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2頁)

這時候,原本在待命的機器人動了,它們一個個開始變化折疊,首先變成一把大鉆頭,從它們所處的位置向被割裂開的地方打洞過去,到達被割裂處後,再變成一個個巨大的推進器抵住被割了出來的部分,隨後這些推進器便噴射出一道道幽藍的能量噴流,慢慢把這些切塊推開。

由於引力屏蔽裝置的存在,這些切塊很容易就被緩緩推開。

可以想象,一個蘋果被砍了六刀變成二十七塊,現在其余二十六塊被變形機器人推開之後只剩下中間的一塊正方體了。

這個正方體邊長有兩千八百公裏,是原本目標星球的內核與外核,其主要成分是鐵、捏等金屬,溫度高達四千九百攝氏度,但是由於現在已經暴露在零下兩百多度的宇宙中,其表面溫度在慢慢下降。

而因為它原本還處於自轉狀態,內部又是熾熱的液體金屬,所以正方體外形也沒有維持多久,就開始慢慢向球形轉變。

在等待其冷卻的過程中,嶽原舟又開始對已經挖完稀有礦產的剩下六顆固態星球下手。

不久之後,這個星系內七個熾熱的小圓球在降溫的同時不斷向宇宙輻射熱量,似乎在向宇宙哀嚎,向宇宙控告它們的悲慘命運。

而在等待這些星球內核冷卻之後,嶽原舟便開始對這些金屬發射變形射線,射線所過之處,一塊塊原本還無動靜的金屬開始變化起來,變成一個個推進器自己往賽博坦星附近飛。

它們星空集合之後,便接受到嶽原舟的近一步編程,然後開始變形,於此同時各種倉庫裏的特殊金屬飛出,與這些變形金屬結合,開始變成嶽原舟需要的產品。

而另一方面,一塊塊被切割出來的星球殘骸將重新被巨大氣態行星俘獲,變成氣態行星的隕石帶,或許經過無數年之後,這些碎塊會被這顆氣態引力潮汐拉扯撕碎變成更小的隕石,然後圍繞這顆氣態星球旋轉變成類似土星環一樣的美麗環形隕石帶。

但其實這顆氣態行星是才是不幸的,它與環繞著它的這些碎塊的命運,將會因為嶽原舟的下一步動作被決定,它將帶著不知多少年後還跟隨它的隕石帶一起,永遠流浪在這個宇宙之中。

嶽原舟把目光投向這個星系的主序星,也就是眼前這個紅矮星,他的質量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半徑也是如此,與比鄰星相比還小了一點點,但卻是嶽原舟目前能以空間手段切割收納的最大恒星了。

獲得賽博坦科技的嶽原舟目前可以切割與收納的空間半徑極限是5倍太陽半徑,也就是大約350萬公裏半徑,這個距離其實很近,可以想象對比一下太陽系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它的公轉軌道平均半徑大約是5790萬公裏。

所以這並不能說明他就能收了那麽大的恒星,因為恒星表面強大的太陽風與各種能量輻射射線會對他的維持設備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要強行收太陽那麽大的恒星的話,那得隔三差五修理更換引力屏蔽裝置了與紫霧戴森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