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3頁)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立皇太孫。

太子一派,自然是希望能立皇太孫的。

但其他王爺極其門下也不是吃素的。

立皇子那是名正言順,立皇太孫,阻力可就大多了。

且最尷尬的是,太子妃無所出,太子僅有的三個兒子,都是側妃所出,其中兩個是玉側妃所出,名位上,又差了些。

但也不是不能運作。

總之,在武義帝還在因為太子的死悲痛憤怒時,這片哀切沉沉的黑雲下,已經暗流湧動。

各方都已經開始了布置。

當然,除了禦王爺。

禦王爺打小就不愛讀書,最愛吃喝玩樂,成親後,封王建府,就更是把吃喝玩樂玩只想做個富貴王爺的宗旨表現地淋漓盡致。

壓根沒有朝臣覺得他有可能成為儲君,自然也沒有人站他。

不過倒是有幾方想要拉攏禦王爺,畢竟,禦王爺雖然不爭氣,可他有個好兒子平遠郡王啊!

在世子還未承襲爵位的情況下,先有爵位,歷朝歷代也都少見,至少在孫輩兒裏是拔尖的,還在軍中有不遜宸王的威望,自然各方都想拉攏。

聶峋進宮的時候,就一連接收到了好幾撥示好。

包括宸王。

宸王自是不缺聶峋這個皇侄兒的助力,但也不能讓他被別人拉攏了去,否則,不就與他勢均力敵了麽?

聶峋一概不理會,只當沒瞧出這些人的意圖來。

哪怕在他看來宸王勝算最大,他也沒有表露絲毫——畢竟他也有不可對人言的.欲.望。

那個位置,他也想要。

只有那個位置,阿棠才能一世安樂。

到禦書房的時候,禦書房已經到了不少人。

除了諸位王爺宗親還有成年的皇孫門,還有三公和重臣。

原本眾人都以為皇上是要吩咐什麽重要的決策,亦或是商議重要的事——比如新太子的人選,太子的後事等等。

但皇上一言不發,所有人在禦書房站了一整個上午。

直到正午時分,皇上這才掩下一臉疲憊,讓所有人都退下。

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皇上此舉是為何,還是太子太傅鞠了一把淚,顫顫巍巍詢問太子的後事。

禮部也不準備,就這麽晾著,到底也是一國儲君啊,也太不成樣子了。

太傅一開口,原本已經退到門口的眾人,又都停下來,等著皇上安排。

一上午,皇上的火氣稍稍消了些,也已經接受了現實,只是太傅這個時候提後世,依然讓他很不爽。

就在這時,皇後娘娘也親自過來,白著臉,搖搖欲墜地詢問如何安排後事。

人死如燈滅,皇上見皇後如此,也有些心軟。

最後皇上還是松了口,太子在冊立前已然有封號——晉王。

便按親王儀制下葬。

這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驚了。

皇後娘娘蒼白的臉色更是在這一瞬間如同死灰。

這是擺明了,不會立皇太孫。

皇後娘娘本以為當著眾宗親重臣的面,皇上會顧忌幾分他們多年的夫妻情分。

卻沒想到……

但一切尚未有最終定論,皇後娘娘恍惚了一會兒,還是撐住了沒倒下。

等消息從宮裏傳出去後,朝堂上下關於新儲君的選擇更是討論上了天。

哪怕皇上什麽都沒說,但誰又能肯定,今日皇上召見眾人,不是在挑選新儲君?

今日可是皇子和成年的皇孫都去了。

聶峋對此並無特別大的反應,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

哪怕之後的拉攏越發激烈,他都一直穩如泰山,壓根沒給任何一方松口。

就連禦王爺都頻頻接到示意,禦王爺自然也知道儲君之爭的激烈,他雖沒那個心思,但不代表他是個傻子,也十分清楚這些示好都是因為聶峋這個兒子。

莫說找回了這個兒子,就是沒找回,他也不想站隊。

做個富貴王爺,他覺得挺好的。

為了防止被堵,他幹脆天天進宮陪著父皇,悼念三弟。

皇上從最初的憤怒中緩過來後,也開始懷

念太子,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再怒其不爭,人都死了,豈有不傷心不難過的道理?

禦王爺雖然最愛吃喝玩樂,但對自己的父皇孝心還是很重的,見父皇如此悲痛,原本只想躲避那些人的禦王爺,也動了真情,天天陪著父皇,開解父皇。

一直到太子下葬,禦王爺都盡心盡力。

他這一舉動,反倒是讓宸王等人懷疑他的意圖。

不站隊,卻自己在父皇跟前狠狠刷存在感,莫不是也在肖想那個位置罷?

當然這個懷疑不止旁人有,皇上也有。

這天夜裏,皇上直接問禦王:“若立你為太子,能不能勝任?”

禦王當時就懵了,回過神後,連連擺手:“父皇可別開玩笑了,我哪能啊,我一直都只想做個閑散王爺,父皇可是一直都知道的,再說了,就算父皇看中我,我也沒那本事撐得起來啊,我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