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賜名(第3/4頁)

穆昭朝倒是沒有想到這茬。

她一直以為的都是聶峋母親的人,或者林側妃手下哪個於心不忍的善良人偷偷把聶峋救下送出府外。

被摸清這麽一提醒,穆昭朝突然反應過來。

是啊,聶峘和禦王妃能籌謀這麽多年,自然不可能什麽都不知道。

若他們打從一開始就知道聶峋活著,不,若聶峋就是禦王妃救出王府的呢?

那這麽多年,聶峋一直在京城的所有蹤跡,是不是說明,禦王妃都是知曉的?

想到某個可能,穆昭朝突然一陣惡寒。

她下意識朝莫青盞看去。

莫青盞也正好朝他看過來,漆黑明亮又深邃的與年齡不符的雙眼,正正和她對視。

穆昭朝本就震驚加惡寒,當然也十分驚訝莫青盞的敏銳和洞察力——是的,她不認為莫青盞是在亂猜。

她可太清楚莫青盞的才智了,他能說出口,就說明他心裏是有了很大的判斷的。

兩人靜靜對視著,穆昭朝一邊在腦子裏飛速過剛剛想到某種可能,一邊在莫青盞的安靜對視中,察覺到了一絲奇怪的感覺。

就算再才智過人,再聰慧,可他到底才八歲啊,竟然就只是聽人說一些熱鬧,就能判斷出這麽多事情?

尤其是,他這會兒,眼神實在是太冷靜了。

冷靜到,穆昭朝有種,他就是要把這個結論,說給她聽一般。

然而,她的疑惑還沒定論,莫青盞便沖她笑笑:“這也只是我的疑惑罷了,可能是我笨罷。”

穆大小姐既然誇了不少次他聰明,應該不會信他自謙‘笨’。

果不其然,下一刻他就看到穆大小姐眉心動了動,靜靜道:“你的疑惑確實也有幾分道理。”

話題到這裏,便是徹底不能在說下去了——背後議論王妃世子,是嫌命長了?

哪怕最是單純的姚瑤,也聽出了不對勁。

目的達到,莫青盞什麽也沒再說,更是十分‘乖巧’地收回視線,‘乖乖地’喝西瓜汁。

等眾人離開後,穆昭朝這才欲言又止地看著哥哥。

穆初元一眼就看出了妹妹的心事,他揉了揉妹妹的發頂,笑著:“有什麽是不能跟哥哥說的麽?剛剛阿盞說的疑惑罷?我也正有這個疑惑呢,放心好了,我會讓人秘密調查當年的事的。”

想起剛剛才跟哥哥說的自己不喜歡阿嶺,穆昭朝便跟哥哥解釋了一下:“就是覺得這件事有奇怪的地方。”

穆初元也沒拆穿。

就算不喜歡,這麽長時間相處,到底也是朋友啊。

妹妹對朋友有多盡心,穆初元又不是不知道。

“嗯,”他沖妹妹笑笑:“我知道。”

於是在滿京城都在熱火朝天猜測那個孩子到底是誰時,穆初元也在暗中緊鑼密鼓調查當年的事。

當年的事,到底時隔太久,十幾年過去,很多人證物證都消失在了歲月的塵埃裏,調查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

沒等到穆初元調查出什麽線索來,聶峋的身份就先一步被爆了出來。

不過,並不是被好事或者好奇心重的這幫勛貴們查出來的,而是皇上主動公布。

秋闈第一日,西北傳來捷報。

陳覺和剛升任副尉的阿嶺,再立奇功,直接把羌國先頭部隊押送的糧草給搶了過來。

這已經不是單單斷了敵國的糧草這麽簡單,不止斷了敵方糧草,還把敵方當成了自己的糧草庫直接給搶了過來。

敵寡我富,對羌國那是雙重打擊,士氣潰散不說,心氣更是大受打擊。

我方士氣大振,由小陳將軍坐鎮,步副尉打先鋒,兩方初一碰面,便擒了敵方大將,並退敵一百裏。

首戰告捷,大獲全勝。

頭功就是聶峋。

消息傳回京城,滿京城都沸騰了。

紛紛稱贊小陳將軍慧眼識珠,帶出的親兵都是難得的將才,真是天佑我朝。

最高興的當屬龍椅上的皇帝。

這個難得將才,可是他的孫子。

這一高興,皇上當朝便宣布了聶峋的身份。

聽到這一消息,朝野震動。

尚在打了勝仗的喜悅中的滿京城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震驚只會比那些朝中大人們多,而不會少。

雖然戰事還未結束,但為了鼓舞士氣,犒勞邊關將士,皇上還是當朝就下了一道論功行賞的聖旨送去邊關。

除此之外,又附了一道他親筆寫的禦旨——朝邊關戰士公布聶峋的身份,以及給聶峋賜名,嘉獎等。

當然了,皇上因為太過高興,還把聶峋的存在以及他此戰立下的大功,昭告天下。

白得了一個天賦卓絕的孫兒,如何讓晚年沒啥子樂趣的皇帝不激動呢?

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了。

消息傳到莊子時,正在心裏開心聶峋打了勝仗,還再次立下奇功的穆昭朝,都被皇上此舉震驚了。

這陣仗未免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