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3/5頁)

也對,能夠在未來的歷史洪流中的將品牌做大,光靠實力也是不行的,在對外態度上面肯定也不會太傲慢。

“蘇女士,您是的服裝公司的老板,而我們LE是制作鞋業的,難道是要和我們進行鞋服合作嗎?”

蘇楠笑道,“劉總,如果有機會,我們當然希望能夠進行相關合作。畢竟LE的口碑非常好。在國外的市場份額是非常大的。如今華國市場打開,相信以你們的實力,在華國內部市場也會受到歡迎。”

劉總很高興,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確實是我們目前的目標。”然後問蘇楠,“那麽蘇女士,你今天到底是為什麽而來呢?”

“想進行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我想le在發展市場的時候,應該也需要新的能量。”

蘇楠將自己做的一份成本價格表拿了出來。

裏面很詳細的列舉了一雙鞋子從制作,到運輸,到銷售的過程中要花掉的錢。

制作成本且不算,目前運輸成本是很費錢的。而蘇楠將這份運輸價格減去之後,鞋的成本價格就降下來了。

“如果可以降低這份運輸成本,不知道貴公司是否願意和我們合作。除了降低成本之外,鞋的售後服務,我相信你們也是很重視的。”

既然會在這裏發展,自然也是希望未來能夠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只是如今華國市場確實不能讓他們大展拳腳。

看完蘇楠的這份報表之後,今天這個談話才算是正式進入主題了。

劉總對於蘇楠的這份合作很感興趣。

對於他們這種開荒的人來說,任何可以推動市場發展的渠道,都是需要他們抓住的。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若是蘇楠今天不能打動他,他將會毫不客氣的將對方趕出去。讓對方知道,浪費別人寶貴的工作時間,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我除了服裝公司,現在還有一家建廠幾十年的鞋廠。裏面的工人都是有豐富經驗的工人。他們制作的鞋子,在品質上面是非常經得起考驗的,有些鞋穿了十年都還是好的。”

蘇楠讓自己的兩位助理打開了帶來的行李箱,帶來了廠裏的一些樣鞋。給劉總看。

劉總拿出鞋子,首先就覺得款式不行。

但是手裏的質感卻非常好。從鞋底到鞋面,做工確實堪稱精良。

這是品質過關的鞋子。

蘇楠見對方點頭,繼續道,“我們現在準備轉型,不準備做自己的品牌了,準備做代工。比如LE和我們達成合作,我們將為你們制符合標準的鞋。負責內地市場配送。甚至我們還可以幫你們實現售後服務。返廠的鞋將會由我們來維修。這樣比寄來總廠這邊要方便很多。你們將可以實現運輸成本的降低,以及廠房設備的投資。”

劉總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內心在計算蘇楠所說的這些項目。

代工這種事情,他們自然也是熟悉的,只是在華國這片市場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代工廠。

他們也曾經去內地的城市做過調查。這裏的單位都是國營單位,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並且不容易發生改變。

而私人工廠也並沒有建立起來。

而南方這邊私人工廠也沒有這種實力。

所以說,蘇楠提出來的這些事情,確實打動了他。

他問道,“如果,我是說合作了,是只給我們一家做代工廠嗎?”

蘇楠笑道,“我可以給你們專門的生產車間和工人,這個車間只做你們的品牌。為你們服務。當然,前提是你們的產量能夠養活這些工人。”

劉總聽她還有別的代工的想法,眉頭微微皺了。

這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如果自己拒絕,她大概也還是會去繼續找別的品牌。

劉總並不能確定別人是否會被打動。可能有一些傲慢的家夥會讓她吃閉門羹,但是肯定也會有如同自己這樣的人接受她的合作。

他們品牌的競爭對手可沒有一個簡單的。能夠來開荒的,可都是公司裏拼殺出來的。

“我需要考慮一下,這種合作畢竟不是一單生意那麽簡單。這關系到我們後續的發展安排。”

蘇楠表示很理解,“那就靜待回復。”

雙方交換了聯系方式,蘇楠才被人送出來。

跟著她的兩個助理都激動又很緊張。

上車後,徐靈才忍不住問,“蘇總,這事兒能成嗎?他們公司看起來好大。咱們安陽鞋廠和人家這裏差距太大了。”

也不知道人家到底看不看得上啊。

蘇楠道,“不要用我們的劣勢去和他們比,我們的優勢是我們廠裏那些老師傅們。這就是他們比不過我們的優勢。對於制造業來說,設備和工人是最重要的。我們已經占了一樣了,就很不錯了。我們談業務,時刻要有一種優勢在我的心情。”

徐靈和鄭興表示自己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