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4頁)

在城裏沒有一個房子,就總覺得沒有一個家一樣。沒有歸屬感。

蘇楠承認自己是個俗人。她也要一份安定。

當然,既然自己賺不了那筆錢,也能賣個人情。

她把這事兒和孫武剛說了。孫武剛也分到了不少錢,做這個生意是能做起來的。

她的想法是,把那些布料買出來,然後找一些退休的工人做衣服。做成成品之後就拿去鄉鎮賣。

那邊就講究一個實惠,只要價格賣的不高。過年的時候都會願意買件新衣服穿穿。以前那麽窮的時候,村裏人過年都會扯點布回家做衣服穿呢,更何況是現在了。

選一些這兩年發展的比較好的鄉鎮。好歹能小賺一筆。

孫武剛好奇道,“你有這想法,自己怎麽不做?”

蘇楠把自己的情況和孫武剛說了。“錢是賺不完的,我還是想先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賺錢會上癮的。但是賺錢也是為了讓生活更好。所以蘇楠不想為了賺錢委屈自己的生活。

孫武剛聽了就笑了,“這算什麽啊,房子你還照買。生意也照做,咱合夥做。布料我能買到,但是對怎麽做衣服,我不懂啊。你不是正好學這個嗎,比我內行。咱一起做這生意。你看怎麽樣?”

通過食堂的生意,孫武剛現在是相信蘇楠的眼光和能力的。他這人就講究一個穩字,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就得和內行人合作。

而且和蘇楠合作也挺順利,這人是個明白人,沒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在分紅上面就這樣,一板一眼的。從來不搞些小動作。讓人放心。

蘇楠考慮了一下,“那我可拿不出多少本錢來。我買房子肯定是要盡量挑好點的。”

“我自己想辦法,反正你負責出主意,看怎麽賣。”

蘇楠見孫武剛都這麽說了,那也沒二話了。能賺錢的事兒幹嘛不做?“那行,我肯定盡量讓這生意賺錢。”

這那生意六四分。孫武剛六,蘇楠四。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如果虧了,孫武剛這個拿本錢的人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說幹就幹,蘇楠一邊去房管所看門口有沒有貼廣告賣房子的。自己也順便寫了求購信息。一邊和孫武剛趕緊趁著過年這幾天趕制衣服。

不止是做冬款的,連春款也做一些。開年也能繼續賣。這生意要是能做下來,明年上半年沒準能多一項收入。

蘇楠是農村長大的,知道那邊的人對衣服的需求。所以設計衣服的時候早就有了底稿了。

原本以為放寒假能閑下來的,結果又忙起來了,晚上就設計稿子。

她同學裏面多的就是服裝廠的人呢。找人家幫忙找人,很快就能找到好些人了。

至於縫紉機都不用操心,因為服裝廠的人家裏多多少少都備著縫紉機。退休後也會在外面接一些縫補衣服的私活。

這些縫紉機也是廠裏退休了的老機器。便宜賣給工人的。

蘇楠直接給她們計件就成了。這些人大冬天的正好坐在家裏趕制衣服。

至於布料就更不用操心了。

之前廠裏壓在倉庫的布料這些年少了很多,前陣子盤點就發現有問題,家賊難防,這次查出來了,過段時間又有人搞事。李廠長早就說要銷出去了。

小舅子說要給銷一部分,李廠長二話不說就給他拿貨了,而且還不用拿本錢,交定金,付尾款。

這些準備一共也就花了三天,就開始加工服裝了。

蘇楠每天下班之後,就往服裝廠家屬大院那邊跑,去看人家加工的情況,看看進度,檢查質量問題。

這些老工人幹活就有一點好,特別實在。做的東西絕對是符合標準的。這就是多年幹下來的習慣問題了。廠裏怎麽要求的,她們就怎麽做。哪怕蘇楠現在沒質量要求,他們都能按照自己多年的習慣來做東西。

八三年的春節在二月,時間還算充足。

半個月的功夫就趕制出了一批服裝。蘇楠就和孫武剛商量著先試水。

作者有話說:

麽麽噠。昨天特意沒熬夜,早上一早起來寫的。但是還是寫的不如之前快。l

我感覺我是有些幹眼,哪怕不熬夜,也難受。最近確實狀態差,更新肯定不會和以前一樣早了。盡量中午更。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