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嫁秀才婆家現原形,為自由辣手摧前夫

陸善柔喜歡及時行樂。對於那些不開心的過去,她很少回想。

比如第一個前夫,以及第二個前夫……

排排坐, 按照先來後到的規則, 各位看官先聽舟講第一個前夫吧。

第一個前夫姓陳,這個人不值得舟費心費力給他取名字,就稱呼他為陳姑爺吧。

陳姑爺出身書香門第,祖上出過翰林, 父親才華一般,止步於秀才,家境殷實, 有大宅有田有地有鋪子, 不用擔心家計,和陸青天是同窗好友。

陳姑爺算是陸青天看著長大的, 覺得知根知底,就定了這門親事。

陳姑爺十四歲就中了秀才, 長得清秀斯文,若好好裝扮一番, 是個翩翩公子。

兩人見過幾次面——當然都是在有家人的陪同之下, 那時候的陸善柔和現在一樣, 都喜歡長的好看的, 對陳姑爺印象不錯, 反正都是要嫁人的,嫁給這個人應該不賴, 睜著眼睛能夠睡下去。

後來, 陸家滅門, 陸善柔生命垂危, 陸家族人乘機吃絕戶,陸善柔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爭回了母親的嫁妝。

但是在那個時候,陳家並沒有積極幫助陸善柔爭奪家產,理由是無論陸善柔是否有嫁妝,陳家都會履行婚約,陳家有錢,不在乎陸善柔的嫁妝。

聽起來很光明磊落吧?

但溫嬤嬤那時候就覺得不舒服,說道:“女人家若沒有錢財傍身,只能依附於人,手心朝上向男人或者公婆要錢花,是要低頭的。那有花自己的錢痛快?這麽簡單的道理,陳家人難道沒有一個明白人?依我看,陳家人就是怕事,不敢替你出頭!”

不過,婚約早就定了,陳姑爺無可挑剔,陸善柔那時候剛失去家人,渴望擁有自己的新家,就沒有把這些不快放在心上,三年孝期滿,陸善柔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到了陳家。

嫁過去之後,真正過起了日子,陸善柔就發現不對。

首先是住所,兩人訂婚後,陸青天夫妻和陳家商量過,小夫妻成親之後,就在陳姑爺讀書的府學附近或租、或買一座小院,讓他們夫妻單獨住在那裏。

一來是方便陳姑爺讀書,二來是府學離澄清坊乾魚胡同不算遠,方便陸善柔隨時回娘家看看、坐一坐,畢竟陸善柔是他們最寵愛的女兒,有些舍不得。

這些陳家人都答應了。

可是陸善柔和陳姑爺成親後,兩人就一直住在祖屋裏,且陳姑爺在成親之後就回府學讀書了,依然和府學同窗們住在一起,留下陸善柔獨守空房。

陸善柔並不怕一個人,但是她很討厭和大家族住在一起啊!

什麽兄弟、妹妹、妯娌、嬸娘、伯母等等,住在祖屋裏的親戚有二十多個,這還不包括沒有成年的小孩子。

陸善柔把以前家裏商議去府學附近住的事情重提了。

但是陳姑爺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你娘家已經沒人了,你去和誰走動呢?還是在家裏陪陪母親、嬸娘、還有妹妹她們說說話吧,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陸善柔自由散漫慣了,無法融入大家族,她就時常以燒香祈福的名義,去北頂找閨中好友文虛仙姑。

陸善柔經常在北頂一住就是好幾天,直到陳姑爺去接她。

有一天,陸善柔又要出門,被婆婆陳夫人的侍女叫住了,說陳夫人身體不舒服。

陸善柔說道:“請大夫沒有?”

侍女說道:“已經派人去請了。”

陸善柔又問:“去府學告訴大少爺沒有?”

侍女說道:“夫人說不要影響大少爺讀書,只需少夫人侍疾即可。”

陸善柔就轉道去了陳夫人房裏,尋醫問藥,無比妥帖。

後來,陳夫人病愈,陸善柔再次去北頂,侍女又攔下她,說陳夫人又病了。

陸善柔去問陳夫人:“母親那裏不舒服?”

陳夫人說道:“我的心不舒服。”

陸善柔問:“請了大夫沒有?”

陳夫人說道:“不用,有你這個好媳婦陪著我就行了。”

所謂陪,就是立規矩。

吃飯的時候站在旁邊布菜、想要穿她親手做的鞋襪等等。

陳夫人喜歡把她帶出去應酬做客,就像炫耀一件完美的飾品一樣,說“她就是陸青天的女兒,滅門案唯一的幸存者,她雖成了孤女,但是我們家依然履行了婚約……”

陸善柔滅門的痛苦,居然成為陳家人的“勛章”!

可笑不可笑?

但事實就是如此,陳家人在消費著陸家滅門的悲劇,就連陸青天昔日的同窗好友陳老爺子也在酒桌上頻頻灑淚:

“陸青天托孤,我豈能違背誓言?把這個兒媳婦當佛一樣在家裏供著……”

在一個宴會上,陸善柔再也受不了,當場吐了!

實在太惡心了!

陳夫人臉色很難看,周圍人打趣說:“喲,這是喜事將至吧。”

後來請了大夫把脈,“恭喜少夫人,是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