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分家產四錢平內訌,長見識太子有妙計

趙家樓又添兩條人命。

由於商號股權的特殊性,這種大戶豪商家族,每一次家族掌門人的更叠, 都會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暗黑扭曲,不亞於皇室的爭儲奪位。

如此看來,趙家樓掌門人之爭一共填進去五條人命……好像並不算多。

趙家新掌門人趙四錢連夜和大房五十來個人口談判,最終結果是大房按照趙老太太的遺囑分一半遺產, 但是趙大錢不可以葬入祖墳、其牌位也不得放在家族祠堂裏。

以及,大房必須立刻離開京城,全部回到山西老家!

打壓大房, 趙四錢同時拉攏了二房, 要二房三十多歲的嫡長子去南京,繼承父親趙二錢主理南方三十多家三通錢莊分店的生意。

同時, 還挑選了二房年僅八歲的一個趙小姐養在趙家樓,耳濡目染跟著趙四錢學會打理家族生意。

如此, 一擡一壓之下,分家後的趙家被趙四錢牢牢捏在手裏, 再也掀不起什麽大波浪來。

至於贅婿趙如海, 如他所願, 風光大葬, 子子孫孫, 披麻戴孝送別父親,永遠記得父親對四房的貢獻。

趙如海名字計入了趙氏家譜, 牌位也放在趙家祠堂裏, 永享後人的香火。

這些都是趙如海用生命換來的, 縱使是個贅婿, 至始至終,他都是“原配正室”。

後面即使趙四錢又招贅婿,名字還得排在他之後,還得持“妾禮”給他的牌位上香。

講到這裏,已經躺在棺材裏的趙如海足夠含笑九泉了,畢竟,這是他畢生的追求。

趙家樓。

寒江獨釣向趙四錢告辭。

趙四錢沒有挽留,說道:“這幾天辛苦你了,你回去好好溫書,祝你明年春闈金榜題名。”

寒江獨釣欲言又止,還是忍不住問道:“你將來……還會招一個贅婿嗎?”

趙四錢說道:“有功名的人若當了贅婿,跟著妻子改名換姓,會被剝奪功名,斷絕仕途,從此以後,只能依附於妻子生存,一切榮辱,皆看妻子的心情,由不得自己。”

趙四錢看了趙如海的棺材一眼,繼續說道:“一個人若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一生榮譽由他人,把幸福全部賭在另一人身上,就會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無論眼界還是心胸,都會越來越狹窄,盯得對方越緊,就越令人厭煩,夫妻早晚離心離德。”

“趙如海曾經也是個意氣風發的秀才,我們曾經真的好過,後來慢慢就變了……”

“可見,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只要沒有自己的事業,一生榮辱由他人,大概都會變成令人討厭的‘怨夫’‘怨婦’。”

“我不希望你成為第二個趙如海。”

寒江獨釣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告辭。”

即使將來趙四錢又招贅婿,寒江獨釣都沒有可能。

寒江獨釣回到南城蒜市口溫書,這一年都沒有和趙四錢見過面。

次年春闈,寒江獨釣中了二榜進士,沒有選中翰林院庶吉士,分到了刑部當了兩年觀政(注:類似最高法院實習生)。

寒江獨釣中了進士後,並沒有像他玩笑時說“擇名門閨秀”成親。

他自稱年少喪偶,此生誓不二色,謝絕了多個官媒登門提親。

加上他把溫嬤嬤當成老母親供養,無論當京官還是外放出去做官,都把溫嬤嬤帶在身邊,給她養老送終——這是他的報恩,屢試不第的十來年裏,溫嬤嬤不收他的房租,供他吃喝,雖然兩人經常鬥嘴,但習慣了相依為命,已有了母子情分。

溫嬤嬤出身儈子手,就像李捕頭出身差役家族一樣,是永遠不可能脫籍的賤籍。名門閨秀們肯定不會把一個賤籍老太太當成婆婆對待。

所以,慢慢的就沒有人向寒江獨釣提親事了。

寒江獨釣就像他的筆名一樣,一輩子,獨自一人,當當官,寫寫話本小說,不顧讀者死活的往小說裏使勁塞詩詞,在他的世界裏自得其樂。

趙四錢也沒有再招贅婿,保持獨身,她承擔著家族掌門人的重任,負重前行,她做生意的風格是中規中矩,不像趙老太太那樣把家族搞得家大業大,但是一直都能穩穩的守住家業,並盡可能照顧到趙家每一人,就像諸葛亮似的,為家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偶爾,趙四錢和寒江獨釣都有空有心情的時候,兩人會睡上一覺,當了一輩子的情人。

直到若幹年後,寒江獨釣送走了溫嬤嬤,自己也走了。

白發蒼蒼的趙四錢送走了寒江獨釣,將他平生所寫的二十六本《諸公案》放進棺材,說道:“此生,不負家族不負卿。”

寒江獨釣何嘗不是如此呢?此生,不負前途不負卿。

如此彪悍的一對男女,無論愛情還是事業,他們都要。

這一世的糾纏,方畫上了句號。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蘭舟匆匆給各位看官交代他們的大結局,此書不會再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