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把供氧裝置安裝好, 這裏沒有氧氣,別出什麽岔子。”十七月十號,新藍三號星上,孫冬雲風風火火的指揮著。

新藍線上有L311-L320十座星球, 為了便於統計, 他們將其稱為新藍1號星,新藍2號星等。孫冬雲是陜省工程隊隊長, 曾參與艾蘭特第一批開荒工作, 這次任命為三號星的基建指揮隊長。

“我們經過反復測試,絕對符合星際標準。”孫冬雲說完, 遠處一個戴氧氣頭盔的青年道。

青年名為趙柯,京雲物理系博士生,這次來到星際後,先在比亞裏卡學習半年,之後回到星藍發展,曾參與星藍星能武器項目,是一個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才。

“天快黑了,忙完這塊先回來休息。”孫冬雲看了看時間道。

“好!”趙柯說完, 繼續認認真真的工作著。

孫冬雲在四周轉了一會兒, 回到最近的飛船上。

“呼,終於舒服了。”他剛一上船,直接把身上的防護衣和氧氣頭盔摘掉。新藍一到十號都是無生命星球,他們下船活動需要佩戴專業的防護設備, 這裏的機器人也是經過防腐蝕處理的。

“建的怎麽樣了?”孫冬雲喝了杯水, 走到總指揮室問。

“燃料站和儲水站已經建的差不多了, 港口倉庫通上電就能使用了。”工作人員打開新藍3號的虛擬基建圖道。

新藍三號地表面積500W平方分公裏,政府在這裏規劃了五十個燃料站, 五十個儲水站,每個燃料站點又有多個的大型倉庫,中轉補給超市。

新藍3號前期投資了70W億,加上後面的專業機器人,整體投資能有100W億,十個星球加起來至少1000W億。

“太燒錢了。”工作人員說完後感慨。艾蘭特星球當初購買時七千多億,新藍3號已經夠買了一百個艾蘭特了。

“不管燒錢不少錢,咱們總算有自己的路了。”孫冬雲嘆了口氣道。要想富先修路,現在不管錢多錢少,他們總算有自己的路了。

他在飛船上呆了一會兒,接著換好衣服去外面工作。晚上七點,一艘元古飛船緩緩駛來。

“這裏!”孫冬雲揮舞著旗子為飛船引路。

七點十分,飛船停在基地旁邊的飛船場上。

“孫隊長。”飛船停下來後,趙小亮從上面開心的下來。

“精神了呀。”孫冬雲錘了錘趙小亮的肩膀道,趙小亮曾是陜省工程隊的,以前一直在他手底下當兵。

“這兩天吃的好睡得好,人也胖了一圈。”趙小亮見到老隊長後格外激動。

“秦秘書沒來?”兩人聊了一會兒,孫冬雲看向趙小亮身後。

“在五號星上,要過兩天才能過來。”兩人口中的秦秘書是秦英,他們都是從營養劑時期一起走過來的。

“東西準備好了沒有?”趙小亮問起正事。

“準備好了。”

孫冬雲說完後,趙小亮對身後示意,接著飛船艙門打開,從裏面出來一艘純黑的小型飛船。

孫冬雲和趙小亮乘坐基地飛船在前面引路,黑色飛船在後面跟著,半小時後,眾人來到一個隱蔽的軍事基地前。

小型飛船艙門打開,裏面出來一艘三十米長的卡車,卡車上有一個銀色武器裝置:遠程式星能武器。

這種星能武器是星藍基地最新研發的產品,威力要比普通武器強勁,二十枚星能武器同時啟動後,可以引爆一個500W平方公裏的小星球。

趙小亮這次帶了二十枚星能武器,這些都經過技術改良,平日裏非常安全,特殊時期需要層層密鑰才能由新園總控制室引爆。星藍政府共投放了320枚星能武器,目的很簡單:特殊時期可以引爆星球,形成必備的安全防禦。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趙小亮想到了函谷關井陘關,新藍線的戰略意義不亞於龍夏歷史上的重要關口。

“把燃料站的燃料補充好了,水質檢查清楚。”

“中轉物資補充充足。”

“通訊設備檢查好。”

……

在接下來的五天裏,新藍星球在有條不紊的基建著。

星藍政府公布新藍線消息後,有不少星國注意星藍的動作,想從星藍這裏購買自由出入隕石區的技術,星藍政府一口回絕。

現在星藍重心都在隕石區裏,各大國無法進入隕石區,隕石區外的下屬星又沒有重要價值,一些星國分析完當前局勢後,直接向星藍推銷起自家的燃料礦產。

星藍要打造十座中轉星球,這裏面最重要的就是石焦燃料。自艾蘭特嶄露頭角後,他們的石焦都是從比亞裏卡,克托加等地進口。

有不少星國趁著星藍基建之際,想從中大賺一筆。他們跟星藍政府接洽後發現,除了一些低於市場價格的大宗石焦,星藍政府好像不需要進口……

“他們的無生命星球都是資源星球?”

有不少星國想起星藍的無生命星球,他們之前猜測,這些星球很有可能是無生命資源星。但隨著新藍航線開通,大家將目光都放在新藍航線上,現在這麽分析,星藍的礦產資源很有可能自產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