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第2/3頁)

觀音道:“新界開辟,是由玉皇陛下親為,老君與我佛相輔,然‘始魔’出現,壞了一切功果……”

李彥道:“相較於舊世,新界的開辟,是專為了對付‘始魔’?”

觀音輕輕搖頭:“並非如此,那時我等皆不知‘始魔’存在,直到新界清濁初定的關鍵時刻,‘始魔’方現,群生載覆,功虧一簣……”

李彥接著問:“那玉皇陛下現在如何?”

觀音輕輕搖頭:“吾亦不知。”

李彥語氣鄭重起來:“此前太白金星在救世宏願界蘇醒,懷疑佛祖有謀害玉帝的嫌疑,才有了此行新界的探尋,而他不久前所傳回的訊息,又頗多警示,令我不得不多慮……”

觀音平和地道:“太白星君此前是被‘始魔’所惑,方有此言,祂如今亦於封印之外,一起壓制‘始魔’,施主很快將與之重逢。”

李彥道:“那星君最初的誤會,又是怎麽回事?”

觀音神情依舊毫無變化,緩緩地道:“吾不願欺瞞,我佛與玉帝陛下至新界後,確有沖突,卻是受‘始魔’挑唆,幸得玉帝陛下醒悟,以大天尊之力重創‘始魔’,終由我佛鎮壓!”

李彥目光微動。

按照這個說法,佛祖滅度,玉皇狀態難以言說,那就是二換一了,甚至考慮到據傳已經轉世的太上老君,是極限三換一?

根據這個經歷,這位菩薩口中的“始魔”,還要比起他預想中,那專門隱於幕後,挑唆矛盾的存在,要強大許多!

觀音見他依舊在思索,沒有應下,再度彈指點出一道光輝,落了過來:“請看!”

一幕畫卷在李彥的腦海中徐徐展開。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幾道熟悉的身影,分別是太白金星、無生老母還有一位身軀偉岸的神將,似是二郎真君……

二郎真君身為天庭最強的神將,本該是英偉不凡,氣質出眾,但此時的氣息卻頗為衰敗,眉宇間滿是疲憊,唯獨背脊依舊挺拔堅毅,擋在兩道虛幻的身影面前。

一位聖潔高緲的宮裝女子,一位與世同君的童顏道人,正是王母娘娘與鎮元子。

太白金星和無生老母的法力盡皆不弱,可在這三位的對比下,唯有擔任護衛之用,看著祂們將自己的神力注入到一方帝璽中,遙照前方。

與這邊相對的一側,則是一尊菩薩和一位龍女。

菩薩正是地藏王菩薩,這位幽冥之主放棄了鎮守陰司地府,卻是和觀音菩薩一起隨著如來來到了新界,至今還在第一線,看守著中央一片混沌牢籠。

那便是靈族心目中的“始祖”,神佛口中的“始魔”鎮壓之地,也是天地異變的根源所在。

隱約間,牢籠中又泛出光輝無量,一尊大佛徐徐浮現,面如滿月,額廣平正,雙耳垂肩,慈顏微笑,正是已然滅度的如來佛祖。

這證明了,佛祖留下的舍利子,被逐漸侵奪,一旦對方功成,便是新的如來佛祖。

李彥再細細看一遍這封印之地,轉向靈山下方,做出最後的發問:“神佛共鎮‘始魔’,此等大事,鬥戰勝佛與旃檀功德佛為何留在靈山?”

觀音解釋道:“玄奘被‘始魔’所惑,遺忘前塵,幸得佛法深厚,留於靈山,不為所亂,悟空則知我佛舍利被‘始魔’侵奪,為防大須彌山不落於魔頭之手,留下鎮守。”

悟空之前並非這麽說,但當時李彥的袖中藏著靈族,如果對方察覺到了這些存在,故意假意與佛祖產生沖突,又趁機交予如意金箍棒,完全說得通。

只是有一點讓人不解。

李彥道:“依這位大聖的心性,倒是很難想象他會安心待在後方,鎮守靈山……”

觀音道:“心猿正放,早非昔日野性難馴之時,鐵棒交托,亦是佛性!”

李彥想了想,倒也微微頷首:“齊天大聖,早已今非昔比,菩薩所言甚是。”

話到這裏,除了大敵的來歷,觀音始終不願意透露外,其他的種種,似乎都能解釋清楚。

“始祖”確實是一切的罪魁禍首,實力遠比預料中強大,不僅破壞了新界的誕生,使得此方世界成為半成品,三教之祖合力,也只能暫時將之封印,如今更在侵奪佛祖舍利,欲卷土重來。

所以在發現了靈族被帶到新界後,觀音露面,邀請他以毒攻毒,利用靈族破壞“始祖”的大計。

整個過程梳理之後,完全沒有問題,但總覺得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感。

李彥稍作沉吟,心頭有了計較,頷首道:“既然‘始魔’蠢蠢欲動,要奪佛祖尊位,我會予以配合!”

觀音雙手合十:“三界有幸!蒼生有幸!”

兩者的心識分開,李彥的周遭再度充斥著激烈的鬥法波動,再不多言,拿起如意金箍棒,朝下就是一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