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這位大明皇孫從小就心系江山(第2/3頁)

更讓楊金水佩服的是,胡宗憲還能壓住兵部,不讓出關打俺答汗。

雖然軍中已經有不少等著立功的將領,對於這位首輔不滿,其中甚至多有昔日的部將,但有俞大猷和戚繼光鼎力支持,胡宗憲對兵部的掌控就穩如泰山。

再加上俺答汗部越來越慌,近來派遣使者入朝,放低姿態覲見陛下,也讓群臣意識到按兵不動的好處。

只要大明強盛,韃子自然惶惶不可終日,最妙的是,開放互市後,那些蒙古人還越來越依賴中原的貨物,想要恢復到以前的生活都不能了……

這些見解,楊金水都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跟小世子掰扯,並且要盡可能跟那些大儒臣子用不一樣的語氣,多多吸引孩童的關注。

但小世子聽著,始終波瀾不驚,偶爾詢問幾句。

不知怎麽的,楊金水反倒緊張起來,語速也越來越慢,變得字斟句酌。

最終,小世子露出笑容,頷首道:“百姓安居,我大明變得越來越太平,真好啊!”

“是呢!是呢!”

楊金水附和著,心中對於自己的表現暗暗不滿:“怎麽跟一個三歲的娃娃談論國事,居然還失態?不過這小世子也太老成了,聆聽朝局時沉思的目光,比起王爺都像王爺呢!”

正這麽想著,就見小世子打了個哈欠,憨態可掬地道:“困了,去午睡!晚膳前再喚我,今夜要入宮,陪皇爺爺修行呢!”

看著這位毫無壓力的小世子,楊金水把頭深深垂下:“是!”

……

“父皇真是喜愛他啊,三番五次招入宮中!”

聽到宮內又有內侍來請世子,裕王酸溜溜地道。

相比起自己的待遇,他真的有些嫉妒這個兒子,也太受嘉靖寵愛了。

不過看向手中一物,裕王又喜上眉梢起來:“幸虧得此子,孤的位置,才終於穩了!”

景王就藩了。

自從莊敬太子薨逝後,嘉靖一沒有繼續立儲,二沒有讓超齡的景王就藩,才讓群臣忍不住浮想聯翩,認為太子之位並不一定按照長幼來排。

而這樣的皇子,一旦就藩,遠離朝局中心,便是塵埃落定,說明嘉靖對於景王是徹底放棄了。

更讓裕王喜悅的是,景王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在王府內瘋狂叫罵,甚至要醉酒後毆打自己的世子,監視的錦衣衛趕忙上報,嘉靖勃然大怒,已經令其速速離開京師。

不知道是不是裝的,在大鬧過一場後,景王突然倒下,一病不起,但嘉靖還是心腸極硬地將他驅趕出京,送往藩地。

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如果景王是真的病了,是根本吃不住的,不死也半條命去了,裕王心頭的大石,徹底挪開了。

雙喜臨門的是,景王府如今已經搬空,裏面的許多珍奇之物,宮中卻是賞賜給了裕王府。

看著內廷送來的長長禮單,裕王眼中露出火熱之色,口中喃喃低語:“好寶貝啊!四弟當真會享樂!”

李妃見了眼中浮現出憂色,低聲勸道:“王爺,景王之物,或可婉拒……”

裕王聞言,臉色猛地一沉:“這是禦賜之物,昔日你父封侯時,你拒了麽?”

“是妾身多言了!”

李妃趕忙拜下,嘴唇輕顫,不敢再言,將後面的話統統咽了回去。

雖然裕王府相較於景王府極為簡樸,生活中沒有花天酒地,走馬章台,但作為枕邊人的李妃知道,這位王爺只是壓制,並非是不想。

歷史上裕王登基為隆慶帝,馬上一改謹小慎微,變得縱情聲色,為了滿足欲望,不斷向國庫提取巨額銀兩以供禦用,屢次被內閣勸諫,卻也屢次不聽。

他不僅在國庫裏面伸手,還大興織造,派遣太監長期駐在蘇杭,地方官員必須給這些太監定期奉送常例,如果給不夠,就是“礙妨禦用”的大罪。

太監搜刮起來有多狠,完全是可以想象的,當時江南偏偏經過倭寇之亂沒多久,十分疲敝,工部不忍,強調江南百姓是“陛下所宜憐也”,隆慶帝卻充耳不聞,以“朕用不可缺”駁回,此後又傳令南京加織緞匹,又令蘇杭織造龍袍、翟服、絨錦、鸞帶等等。

嘉靖還能四季常服不過八套,至少裝一裝,隆慶是裝都不裝的,不誇張地說,這位繼位後的表現,真的完全不如前期的嘉靖。

之所以在歷史上,嘉慶帝的風評還不錯,主要是他的前後兩任對大明的傷害太大,完全是對比出來的……

何況相比起嘉靖在位四十五年,萬歷在位四十八年,隆慶帝在位僅六年,時間短,犯的錯誤就少,否則照那趨勢折騰下去,民間又是家家皆凈。

李妃自然不知道,這位丈夫未來是這般德行,早死後的國家富強,成為太後的自己還居功甚多,她現在仍然是出身貧賤,母憑子貴的側妃,自然不敢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