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內定首輔(第2/2頁)

後世因為徐家田產多達二十多萬畝,徐氏子弟魚肉百姓,盤剝鄉裏,連帶著對於徐階評價極低,甚至認為徐階與嚴嵩本質一樣,甚至還不如嚴嵩的話語。

李彥覺得那個未免走了極端,他更贊同這樣的評價:“徐階之使詐,不亞於嚴嵩,然後人多毀嵩而譽階,以階之詐計,為嵩而設。明無階,誰與黜嵩?然後知因地而施,詐亦成名。古聖賢之所以重權道者,正為此也。”

徐階和嚴嵩都是標準的官僚,權術高手,嚴嵩是壞官僚,毫無底線,徐階屬於偏好一類的官僚,但自身也存在著問題,不過徐階鬥倒嚴嵩,都是於國有利的大好事,這點不容否認。

陸炳身在局中,想了又想,還是難以理解:“先生何以見得,徐閣老無法振興朝綱呢?”

李彥講得再直白些:“能者上庸者下,乃是官員升遷制度的核心,可在政治鬥爭中,決定是否上位的,往往是權術而不是才能,因此晉升高位而掌國家權柄的,不一定是優秀的大才,多有政事庸碌,只會權術的官僚。”

“國家的經濟民生,對外的軍略武備,遏制體制痼疾……如此種種,都不是鬥倒政敵,任用親信能夠辦到的。”

“很可惜,徐閣老在這方面與嚴嵩相似,無法正本清源,振興衰頹的國運龍氣……”

陸炳聽得心驚肉跳,卻也大有感觸。

徐階這樣的人,在盛世能有很好的發揮,成為一位輔佐君王的賢臣,但在日落西山的王朝裏,他改變不了什麽,只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無過便是功。

而大明到了這一步,恰恰需要一位能夠改命的政治家!

陸炳想到這裏,深吸一口氣:“先生所言,當真振聾發聵,卻也大大得罪了徐華亭……”

如果是簡單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尚且有化解的余地,但此言一針見血,徐階畢竟是有希望成為首輔的重臣,實在沒必要如此為之。

不過轉念一想,陸炳又覺得自己落了下層,這位是真的胸懷天下,才能有此見解,豈會在意徐階?

李彥還有一層用意:“我對都督說這些,並非簡單評判他人,而是因為本朝執掌錦衣衛者,唯都督胸懷抱負,有為國為民之心。”

陸炳身居高位,習慣了稱贊,但此時聽了這句話,也不禁激動起來:“這等贊譽,陸某幸甚,不知先生於首輔,可有人選舉薦?”

李彥早有考慮。

現階段首輔的選擇,如果不是徐階,也不會是張居正。

原因很簡單,那位歷史上的“攝政”,今年才三十出頭,由於生病告假,賦閑在家。

歷史名人也是需要歷練與積累的,這個階段的張居正,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不適合提拔。

別說張居正了,連執拗的高拱都排不上號,電視劇裏讓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在嘉靖朝就參與內閣會議,本就是偏離歷史的藝術處理。

所幸也不會青黃不接,李彥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平倭大功告成,胡宗憲可擔重任。”

陸炳怔了怔:“胡宗憲?”

這人如今才是僉都禦史巡撫浙江,接下來升浙江總督,便是在平倭大功告成,回京論功,執掌兵部,才堪堪能入內閣……

內閣首輔的位置居然提前給他留下?

李彥道:“嚴黨的余波,非一朝一夕所能平復,此事亦是對下任首輔的考驗。”

“確實如此!”

陸炳深以為然,胡宗憲若真有能耐整合嚴黨能臣,那確實有資格青雲直上,執掌內閣,但終究是太難了。

李彥話鋒一轉,提到了另一位關鍵人物:“歐陽尚書的罪名彈劾,還望錦衣衛仔細審查,不可胡亂定罪。”

陸炳目光微動,應承下來:“好!”

工部尚書歐陽必進雖然是嚴嵩的小舅子,卻是一位很有專業才幹的臣子,除了由於裙帶關系成為尚書外,並無作惡事跡,是一個能夠赦免的典型。

如果能保住歐陽必進,那等於給嚴黨內的能臣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是空想,而是已經有了計劃麽?”

抱著又驚又奇的心態,再探討片刻,陸炳起身告辭。

待得出了府門,被夜風一吹,他不禁停下腳步。

首輔之位,多出了一位意想不到的競爭者。

“聽說胡宗憲為了拜訪,苦侯了三個時辰,才以誠心打動天師……”

“真是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