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人參大娃救弟弟(第2/3頁)

李彥道:“還記得我把清除出來的汙穢放在桶裏,到烈日下爆曬麽?那些汙穢並沒有被凈化掉,而是回歸天地之間,這枚舍利子躲避九劫,也是將劫數之力吸入其中,並沒有根除。”

“在徹底改變天地環境之前,這些汙穢在整體上是不會減少的,只會轉移,同樣的道理,堵不如疏,這件所謂的渡劫寶器,也只是飲鴆止渴而已……”

赤煉是渡過欲劫的,想到九劫的可怕,有些嘆息:“即便知道這點,怕是多少人都心甘情願,能往後拖一些時日都是好的!”

陶隱道:“萬聖公主開了先例,以這樣的手段拉攏道門各派,如果接下來得不到了,恐怕會心生怨恨……”

“然公子有大志向,絕不會將糟粕傳下來,與各派那些苟延殘喘之輩同流合汙,而是會積極尋找治療九劫的辦法,揚天地之正教,除世間之邪氛,讓天師之道變得名副其實!”

李彥頗為贊許:“說得不錯,揚天地之正教,除世間之邪氛,你們還記得此言最初是誰說的麽?”

陶隱道:“是那位無生老母所言啊!”

赤煉撇了撇嘴:“我總覺得那不是好神!”

李彥悠然道:“好壞暫且不說,我們如今正要去找一找祂,人參娃娃,出來吧。”

話音落下,就見人參娃娃穿上漂亮的大紅童裝,腰間圍著綠色圍裙,把頭發梳成大娃模樣,來到面前行禮:“老爺,小的準備好了!”

陶隱和赤煉露出不解之色,李彥解釋:“它還有六個兄弟,是一起從凈壇使者那邊逃出來的,得無生老母收留,現在正好將它們接過來,一起團聚……你能感知六個弟弟的所在麽?”

人參娃娃奇道:“老爺是準備直接上門麽,老母可借育化之力顯靈,何不請她老人家神降,再將它們送過來呢?”

李彥道:“我離開杭州之前,無生老母曾經前來求助,說白蓮教眾正以邪法祭祀,汙之蘊化邪靈,希望得到幫助,不過我那時也鞭長莫及,只能予以承諾,一旦得到傳說中可解開業網,劈破災門的天師寶珠,就去相助。”

“現在寶珠倒是有了,卻無那般神效,還不知無生老母狀況如何,此地又是北方,不比羅教發跡的浙江,貿然請祂神降,說不定耗費神力,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反讓賊人得逞。”

“有了寶船,天下之大都可去得,寧願我們辛苦些,也別為了省些許功夫,到時候後悔莫及。”

陶隱聽得連連點頭,又學到了這位的細致入微。

赤煉卻嘀咕起來,理由解釋得通,但隱隱又覺得不太對……

人參娃娃則由衷地道:“老爺考慮得真周到!那我需要紮下根來,才能感受到弟弟們的方位!”

“此事不宜耽誤,你速速判斷方向,我們連夜就出發。”

眾人來到大棚區,人參娃娃走入種滿梨樹棗樹的土地中,變化成樹人模樣,紮根下去,稀疏的樹葉徐徐轉動,最終定格在一個方向。

李彥下令:“開船!”

寶船器靈領命,朝著目標全速飛行。

“這方向……不是回東南?怎麽朝著北邊去的?”

浩瀚星空之下,一艘寶船穿梭在雲層中,京師很快被拋之腦後,但陶隱和赤煉很快發現不對勁了。

羅教的地盤在東南沿海,無生老母由此教供奉,所居於的地方自然也在那一帶。

然而寶船一路北上,瞧那方向,竟是準備出長城,往草原上去的。

在寶船風馳電掣的速度下,當天蒙蒙亮的時候,已經不是準備,而是真的出了古北口長城,正式到了蒙古人的地盤。

“速度慢些。”

李彥讓船速降低。

這件寶器在兩大皇家道觀的傾力祭煉下,擁有了上天入海的功能,內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整件寶器沒有任何攻擊性,就是純粹的住宿和移動工具,自然要避免被敵人盯上。

陶隱站在船頭,往下俯視,不太看得清楚,所幸如意寶珠光芒一轉,出現近景:“好多村落啊……這些是蒙古韃子麽?怎麽是在耕種,而非放牧?”

李彥道:“這些就是‘板升’,蒙古語村莊的意思,安置的是從大明境內逃出去的漢人,這些百姓有些是官逼民反,被賊軍假冒功勛肆意濫殺,逼得活不下去,有的則是被白蓮教誆騙,認為塞外只分田不納糧,一窩蜂逃出來的。”

赤煉濃眉揚起:“可瞧這模樣,這些人日子過得很好啊,你們看那些莊稼,長得多密,大豐收啊!”

陶隱覺得不對勁了:“這草原上的土地,怎麽比起大明都要肥沃?”

李彥從出了長城,就意識到會見到如此場面,淡淡地道:“將大娃帶過來,看看這些土地,是否有人參娃娃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