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奸細上鉤了(第2/3頁)

然而胡宗憲卻搖了搖頭,道出另一個熟悉的名字:“瀝港,汪直!”

李天寵奇道:“汪直?你覺得此人是最大的威脅?”

對於後世來說,談到嘉靖朝的倭寇,汪直就是一個繞不開的人,但在如今這一年,汪直還不是東南抗倭的主要對手。

恰恰相反,他甚至主動配合官府,平定了好幾股燒殺掠奪的倭賊,維持著沿海秩序,所以不少官員為其說好話,在百姓口中的名聲更是不錯。

胡宗憲沉聲道:“相比起徐海居無定所,四處流竄,汪直一直在瀝港,希望重現雙嶼港的繁華,成為另一個海上行私的最大據點。”

“這個人野心勃勃,又會隱忍妥協,與我大明官府周旋,壟斷了閩浙到倭國,倭國到南洋的商路,控制的船只已近兩千艘,直接隸屬於他的百姓多達十萬人。”

“倭國對外的貿易,更是被他幾乎壟斷,不少大名甚至對其送禮上貢,絲毫不敢怠慢,儼然將之當成強大君王對待,如何不是最大的威脅呢?”

李天寵聽得面色劇變:“此言當真?”

胡宗憲不好說,這些情報是朝鮮商人提供,但先生既然如此篤定,他也毫不遲疑地點頭:“八九不離十!”

李天寵想到明軍的戰鬥力,第一個念頭是:“能否安撫?”

胡宗憲道:“朝廷想要安撫汪直,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開海禁。”

李天寵搖頭:“絕無可能因為一商賈而開海禁!”

胡宗憲接著道:“確實不行,海禁一開,汪直就是最大的海商,並且光明正大地成為海洋上的霸主,到那個時候,朝廷的船只同行,恐怕都要仰此人鼻息!”

“關鍵是相比起其他海上盜匪,汪直與倭國的聯系太緊密了,我們就算現在容忍,此次神道復蘇的事情,此人也可能與倭人勾結,若是真的影響了大局,後悔也來不及了!”

最後一句讓李天寵神情嚴峻起來:“既如此,掃蕩周邊,調查汪直,稍有異動,立刻進攻瀝港!”

……

“汪直是心腹大患,此次未雨綢繆,若能將這個禍端平復,哪怕無法徹底剿滅倭寇,也能讓倭情大為減緩。”

聽了乘船而來的徐渭傳話,李彥點頭。

胡宗憲做得不錯,雖非抗倭統帥,卻能定下正確的戰略目標。

如今的汪直,還沒有和朝廷徹底撕破臉皮,忽商忽匪,甚至幫著朝廷殺倭寇,目的就是一家獨大,積蓄力量,最終要挾官府,開港通市。

從歷史的角度上看,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中國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貿易的漩渦裏,原定的朝貢政策,根本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貿易增長,海禁政策是應該開放的。

但開海禁歸開海禁,正如之前李彥所言,那至少要等到將現在的倭寇平定,更不能被海商逼著開。

汪直就是險些成為海洋霸主的海商,此人後來是開國為宋,自稱徽王的,“據薩摩洲之松津浦,僭號曰宋,自稱曰徽王,部署官屬,鹹有名號,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

國號宋,自號徽,結局也是投降,趙佶表示,老弟你學誰呢?

當然,單就能力而言,趙佶是繼承趙宋皇位,最後靖康之恥,汪直則是白手起家,創建偌大的家業,日本人更是到後世都立雕像感激他,其歷史記錄也是多有偏向,真假難辨……

徐渭自然不知道區區一個海盜還能有如此能耐,倒是關心修行之事:“這汪直會與倭人修行者有聯系麽?”

李彥道:“以此人與倭國世俗的聯系,可能性不小,但此次龍王托夢之中,又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暫且未知。”

徐渭道:“我倒是希望有的,那就可以讓你們名正言順地出手,否則單靠明軍啊……懸!”

李彥理解徐渭的顧慮,即便有俞大猷在,也很難帶動現在的明軍,世俗戰鬥力還真不見得能打贏。

但雙方的修行者下場,以如今己方貌合神離,貪功心切的架勢,同樣有失敗的可能。

果然通過徐渭了解完凡俗的戰況後,羅萬象和龔可佩又來了。

兩位道士的臉色很不好看,龔可佩更是幹脆了當地道:“陶世恩好大喜功,近來連連逼迫我們兩派的弟子,四散尋找龍宮的下落,倘若正一道真有賊人奸細,那就是時時刻刻將同門置於險地,師父已經同意分道揚鑣!”

羅萬象則道:“我們願助先生收集‘凈息丹’的輔材,與正一道分頭行動。”

李彥問:“準備什麽時候分開?”

龔可佩道:“既然決定,現在就走!”

羅萬象有些苦笑:“曇陽師叔向來都是這般雷厲風行,我師父是希望暫緩一夜的。”

李彥看了看天空:“如今已是未時,離太陽下山不遠了,夜間航行本就不便,匆匆離去也容易授人以柄,明日走確實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