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任何祥瑞都比擬不了的神道復蘇(第3/3頁)

嘉靖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都有功!都有功!”

“絕了!”

嚴世蕃不得不感嘆,相比起他們嚴黨,這位陶真人才是真的厲害,都不需要人親自去,就能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不過嘉靖終究不是尋常天子可比,他極難糊弄,欣然歸欣然,卻又看似不經意地道:“真人道法,向來洞三界四洲,現在未來,可否向朕解釋一番道醫之妙?”

唰!

群臣的眼睛都盯過去,就連呂芳都沒忍住,想聽聽這位如何評價那位異軍突起的道醫李時珍。

陶仲文平和地道:“上古之時,天道授命,人王應靈,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故有伏羲肇啟《易經》,黃帝祖述《內經》,神農撰用《本草》,開‘三墳’之學,此為醫本源頭,亦是道傳世間。”

“《本草》以臟腑氣血培補先天,《內經》以內景經絡直追先天,《周易》昭示天地修養,覺悟生命,期間之理,與金丹大道有同妙處,調和體氣,融化物欲,安固性情,精浚神靈,破煩惱執障,覺悟升華!”

“如此種種,凡間醫者不知,道醫卻能參悟一二,此非小道也,陛下當重之用之!”

這番話半句沒提李時珍如何如何,卻從高屋建瓴,闡述了道家和醫家的起源關系,直指三皇,格局遼闊,無形中也將高下區分。

他修的是金丹大道,道醫另辟蹊徑,能參悟一二,確實不是小道,但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聽著這位仙風道骨的話語,司禮監眾人首先被打動,連呂芳都下意識點頭。

嚴世蕃心裏根本不信,只當是搶功,但見到陸炳和自己的老父親嚴嵩都微微點頭,也跟著一並露出贊許欽佩。

嘉靖臉上浮現出笑容:“陶真人一語點醒夢中人,醫家之道,妙用非凡,朕以前是忽視了的,所幸為時未晚啊!”

起初的嘉靖並沒有忽視,在他看來,大道縹緲,遙不可期,可身體的病痛,卻會無時無刻地折騰著人,所以道士和醫生,前者撫慰心靈,後者醫治肉體。

不過道家也有醫術手段,嘉靖最初信道,就是因為年少時體弱多病,尋求道家養生之法調養身體,結果身體倒是調養好了,也徹底陷了進去,如今對太醫的話,他已經不願意相信,漸漸的太醫也不敢說。

直到現在出現了一位道醫。

嘉靖覺得應該引起重視了:“神道復蘇,李時珍居功至偉,如此功績,如何封賞?”

其他臣子還未開口,陶仲文立刻道:“貧道以為,李道醫所學尚未盡顯,此事不急!”

嚴世蕃心頭冷笑:“這陶真人看來將李時珍當成大敵啊,莫不是表面居高臨下,實則怕得要死?”

嘉靖表情不變,語氣裏也有一絲波動:“那要等到什麽時候?待得神道真正復蘇,龍王現世,一並封賞麽?”

陶仲文神情凝重起來:“陛下不可對李道醫太過期待,貧道近日夜觀天象,有妖星起至東南,直掃紫微垣,犯北帝天宮,天下大事,福禍相依,人道若動,神道復蘇,或有中斷之危!”

嘉靖注意力頓時轉移,怒上眉梢:“豈有此理,豈能讓倭賊影響了我大明的神道?此次平倭,朕親自坐鎮,絕不容有失!!”

聽著這提起的聲調,眾臣再度拜下,內閣和司禮監壓力巨大。

苦一苦東南百姓可以,現在則關系到修仙之路,這位從來不肯擔責任的君父,終於親自坐鎮指揮抗倭,他們自然是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時過於期,否終則泰,我大明上下一心,豈有不好的道理啊?別多禮了,去辦事吧,朕盼著東南的消息!”

嘉靖的聲音重新緩和,大袖一拂,在眾臣的恭送下瀟灑遠去,同時聲音回蕩內外,剛剛戛然而止的後半句詩,至此吟誦完畢: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