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沒有後台的胡宗憲,抱上誰的大腿?(第2/2頁)

“哇!真給啊!”“一萬兩!俺一輩子都見不到這麽多錢!”“殺倭寇!殺倭寇!”

圍觀的百姓轟動起來。

原本他們也眼熱那厚重的賞賜,但又很清楚朝廷官員的德行。

公文上說有二百兩,被層層剝削克扣,能拿到五十兩就不錯了,甚至還會被眼熱的官員頂替功勞,這樣的例子以前不是沒有發生。

如今一萬兩白銀,卻明晃晃地出現在面前,由不得眾人不信,千金買馬骨的效果達成,朝廷的信譽顯著提升。

如此好的宣傳自然不能馬上結束,一個個官員上前,開始發表講話,字裏行間都是對倭寇的嚴懲不貸,絕不姑息,時不時地引起百姓的叫好聲。

在熱鬧的場面外,都察院監察禦史,浙江巡按胡宗憲,默默旁觀。

這並非低調,而是官品低微。

巡撫和巡按,一字之別,差距極大。

明朝巡撫擁有一省行政、軍事、監察、司法等各項權力,與總督同為地方最高長官,正常情況是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者就為正二品,李天寵是資歷不足,後面只要稍立功勛,就能名正言順地晉升為二品大員。

而巡按則是禦史的一種,號稱代天子巡視,對府州縣道衙門進行監督,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進行上奏,事權很重,可實際上戰爭期間,即便是禦史也很難對這些亂紀問題進行彈劾,這個七品小官更像是位於邊緣的擺設,沒有多少話語權。

胡宗憲也沒準備說話,只是目光不斷巡視,打量著眾人,最終落在陶隱身上,露出饒有興致之色:“此人頗為古怪,既非貪財,也不為名,這般大張旗鼓地領賞,是為了什麽?”

斬首四十九真倭,到底有多少水分,眾官員心裏都有猜測,胡宗憲的想法,同樣偏向於作假。

可親眼見到陶隱後,卻發現此人底氣十足,不怕察驗,更古怪的是,對於那萬兩白銀高興歸高興,沒有太多的狂喜貪婪,對恭維反應平淡,又著重強調自己的名字……

這種種奇特的反應,讓胡宗憲看不透,倒是愈發好奇起來。

相比起他的探究,以六省總督和浙江巡撫為首的一系列高官,在民眾面前展現完朝廷的重視後,熱情的表情扭頭就變得平淡,鉆入轎中離開。

眾位高官一走,杭州府的其他官員也紛紛離開,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沒人來招呼胡宗憲一聲。

胡宗憲苦笑了一下,身後的馬寧遠更是受不了了。

相比起張經和李天寵前呼後擁的排場,胡宗憲此番南下,就帶來了這麽一個學生,此時見到老師所受的冷清待遇,自是不平:“先生文韜武略,才能出眾,卻不得升遷,屢受排擠,當真不公!”

馬寧遠脾性剛直,說話直接,胡宗憲不會如此做,但眼神裏同樣憋著一股氣。

他是進士出身,初授官就是一地縣令,二十多歲的年齡,在任上就撲滅了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災,又用安撫勸降之策,使為害當地多年的土匪解散,還將其中可用之人編入軍中。

後來母親去世,他回去奔喪,兩年後父親也因病去世,在家鄉守孝長達五年,回歸朝堂後,又以禦史巡按邊防重鎮,整軍紀,固邊防,曾經單槍匹馬阻止過軍隊嘩變,巡按湖廣時,還參與平定苗民起義。

回首踏入仕途的這些年間,雖然沒有幹過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一步一個腳印,在每個地方都有突出的政績,卻始終得不到提拔……

原因是什麽?

很簡單,沒有後台。

缺少一個身居中樞的高官要員支持,無論是低品的文臣還是武將,都很難有出頭之日,畢竟官場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才華。

相較而言,武將更卑微,必須要仰文官鼻息,低品文臣則更容易進入高層視線,得到賞識。

比如離京之前,胡宗憲就聽說,嚴閣老似乎不經意間提到了他,有言“胡汝貞是良才”。

這種消息能傳到他的耳朵裏,就是故意為之,胡宗憲很清楚,接下來他只需要去拜會那位青詞宰相,就能平步青雲,一展宏圖。

馬寧遠為自己鳴不平,卻只是鳴不平,他卻已經找到了出頭之路。

可這條路,邁上去也是不歸之路。

嚴黨啊……

胡宗憲輕輕嘆了口氣。

此來浙江平倭,是他最後的嘗試。

如果到了這裏,都找不到大展拳腳的機會,那只能去拜訪嚴閣老了。

無論是清名還是罵名,他胡宗憲都希望做出一番功績來,總比籍籍無名來得要強!

堅定了人生目標,胡宗憲也準備跟眾官員離開,但剛剛走出幾步,突然停住,轉身看向那陶隱所在的院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那位大殺倭寇的義俠讓我挺在意的,去拜訪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