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正式稱王!(第2/3頁)

崔崇用抿了抿嘴唇,高麗和燕雲是第一次建交,讓對方幫忙對抗女真,未免顯得異想天開,但他也清楚,此時他們這些在國外的臣子,即便卑躬屈膝,也必須爭取一切能夠爭取的力量。

至不濟也要讓那位對女真的印象更差,所以崔崇用頷首道:“好!等到明日稱王大典後,我們去覲見燕王殿下,以大燕的力量,一旦出兵,女直人就再也不能囂張了!”

金仁存想到高麗王國的敗亡,而占據這片廣袤土地的強大王朝正在崛起,喃喃低語:“大燕麽……”

燕王的稱呼已經定下,新朝的國號,基本定為“燕”了。

一朝國號,不是亂來的,大致由幾種方式確定。

第一種就是地名,比如秦朝是由於它的始祖住在秦地而得名;漢朝是因劉邦被封為漢王,擁巴蜀漢中一帶地區而來;宋朝則是趙匡胤原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認為此地乃龍興之地,改國號為宋。

第二種則是爵名,比如晉朝司馬氏受封河內溫縣,因溫縣本是晉地,所以建號為晉;隋朝楊堅稱帝前,承襲了其父隋國公的封爵;唐朝自不必說,唐國公李淵……

不過從後世看,許多朝代尤其是割據政權的國號,又多取自先秦時期的北方諸侯國名,北方諸侯國名特別受青睞,比如周、秦、魏、晉、唐(為晉的別號)、燕、趙、齊等等。

至於南方的楚、吳、越等,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很是煊赫,但在受歡迎程度上,明顯不如北方諸侯國名。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傳統意義上的華夏,位於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楚、吳、越不過是南蠻政權。

故而北方諸侯國名,可寓示著華夏文明正朔,而南方諸侯國名,總有種偏安一隅的感覺,即便是江南人也都這般認為。

這也是為什麽朱元璋起初稱吳王,後來正式稱帝時,又改為“明”,就是因為作為大統一王朝的國號,“吳”太不合適了。

綜上所述,國號不是隨便想一個名字,就可以取的,很多事情都是深入人心,更改不得。

對於李彥來說,他的根據地是燕雲,本就是燕國故土,而有宋一朝,又心心念念想要收復燕雲,他以燕為號,不僅穩固了自己的基本盤,也讓天下人心更加歸附新朝。

國號既為燕,都城自然定在燕京。

這並不是網絡鼓吹的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是國都在此,對於國家的戰略格局相當重要。

後世史學界有一種觀念,明成祖朱棣最關鍵的一個貢獻,就是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當然朱棣有他自己本身的考慮,因為燕京是他的大本營,登基後的統治,與南方鄉紳地主階級也一直不對付,才有了堅定的遷都想法,但這個決定,也確實改變了明朝接下來的統治格局,避免了北方被異族隨意蹂躪的禍患。

李彥的目的同樣在於此,他心裏對於新朝的版圖是有規劃的,在這個規劃下才有了燕雲為新都,比起接下來設為直轄府的大名和汴梁都要合適。

金仁存區區一個高麗臣子,自然不可能知道其中的講究,休息一夜後,以高麗副使的身份,加入使臣隊伍裏,一起向著皇宮而去。

燕京的皇宮位於西南一隅,是遼人修建的,由於遼國皇帝分四季逐水草而居,四季捺缽才是他們真正的行宮,所以燕京宮城不合禮制的地方極多,顯得有些簡陋。

當稱王儀式開始準備後,就有官員提出,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在燕京城北建造新的皇宮。

李彥對此沒有否決,卻推遲了建造時間。

皇宮確實不可能將就,這不是節儉不節儉的問題,楊堅算是比較節儉的帝王,在建造大興和太極宮時都毫不含糊,因為這是凝聚國運人心的行為。

什麽地位的人就要做符合地位的事情,九五之尊住的地方破破爛爛,不合禮制,那不是愛民如子,那是自己給自己找事,該建造的要建,別像楊廣、武則天那樣瞎折騰就行。

所以一旦定都燕京,就必定要新建皇宮,但時間上要往後推遲推遲。

畢竟建造一座符合天子規模和規格的宮城,花費太大,舉個與燕京聯系最深的例子,三百年後修建的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才建成,單單是準備工作就持續了整整十一年,朝廷派出無數匠人,奔赴全國各地,去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

具體的采集工作,還是各地老百姓做,珍貴的木材多生長在崇山峻嶺裏,百姓冒險進山采木,很多人為此丟了性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就是形容這種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