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那樣的南朝皇帝,議和歲幣,一個都不能少!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洛陽皇城,富麗堂皇的宮殿內,傳來了瓷器破碎和歇斯底裏的叫聲。

近來愈發失寵的蕭奉先惶惶而逃,看著快步走過來的蕭兀納,如同溺水者見到了救命稻草:“蘭陵王,你一定要勸勸陛下啊!”

蕭兀納同樣臉色鐵青,直接就是高聲呵斥:“若不是你們當時向陛下進讒言,豈有今日之禍……滾!!”

蕭奉先臉頰肌肉抽了抽,泱泱地退了下去,而不待他完全離開,就聽到後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天祚帝居然主動沖了出來:“太傅救朕!太傅救朕啊!”

蕭兀納看著眼前這位神情惶恐的天祚帝,臉色更加難看。

他剛剛呵斥蕭奉先,正是說給剛愎自用的耶律延禧聽,實際上進攻南朝,是耶律延禧表現出了十足的興趣,那些讒臣才一窩蜂的附和,現在將責任撇給臣子,是因為蕭兀納準備哄好天祚帝,好讓這位聽自己接下來的挽救之法,讓遼軍主力平安回國。

沒想到對方竟然直接慌了神,與之前那個自信滿滿、一意孤行的獨夫判若兩人。

“勝不驕,敗不餒,才能成大事,這位倒是恰恰相反,偏偏還要禦駕親征!”

“如果我軍主力不是繼續南下,而是在攻打大名府不成後,就轉回燕雲,那林沖便是再英勇無敵,也只能保河北不失而已……”

“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啊!!”

蕭兀納心頭嘆息,深吸一口氣,將耶律延禧扶回宮內,喝退左右護衛,不讓旁人看到這位遼帝的狼狽後,才緩緩地道:“陛下,為今之計,只有與南朝議和,才能有轉圜之機!”

耶律延禧瞪大眼睛:“議和?怎麽議和?燕雲被奪,他們無論是封住三關,還是守好雁門,我們大軍的退路都已被堵住!如今所造的那些船只,又根本沒法過長江天險……那趙佶再是懦弱,也不會與我們議和了啊!”

蕭兀納沉聲道:“若單看軍事,我遼國雖然處於下風,但大軍實力尚且完整,又奪取洛陽,有了充足的糧草補給,而宋人雖然攻下燕雲,卻只是初占,不是沒有再度易手的可能……”

“而我軍昨日已經攻下揚州,如今工匠皆入造船廠,揚州與金陵也只是一江之隔,對於南朝國都可再行逼迫之策!”

耶律延禧皺眉:“話雖如此,但之前朕書信趙佶,他也承諾將北上軍隊招回,兩國罷戰,重回和平,可燕雲仍舊被奪,可見宋人卑劣,不守信諾,這個時候再乞許通和,更無希望了啊!”

兩個國家白天打仗,百姓生靈塗炭,晚上兩國君王派遣使者往來,在信件裏“乞許通和”,請問這是什麽操作?

是的,這是當年大宋的真宗和遼國的蕭太後、遼聖宗之間的操作。

對於遼國一方而言,蕭太後和遼聖宗那個時候是孤軍深入,冒的兇險極大,所以每當戰事不順,他們就派遣使者入宋營,以作談判。

對於宋廷一方而言,則是終究擔心不敵遼人,想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哪怕對方的軍隊在自己的國家燒殺搶掠,也開啟互舔模式,最終才順理成章地促成澶淵之盟,兩國成為兄弟。

正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在蕭兀納的主持下,遼軍一邊攻汴梁,破洛陽,燒殺搶掠,一邊派遣使者,往金陵和談。

不出意料,趙佶和昔年的真宗一樣,毫不遲疑地接受了使者,也派遣使臣來遼軍營地商談,雙方的關系一下子變得和睦,甚至已經開始具體擬定退兵條約。

而蕭兀納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讓趙佶命北上的鄉軍退兵,絕不容許這樣破壞兩國友誼的行為,才有了八百裏加急的金牌手諭。

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別說遼軍上下,就算是宋廷也沒什麽人相信,鄉軍真的能收復燕雲,在他們看來,那更像是一個圍魏救趙的策略。

既然遼帝願意議和,說明策略奏效,自然沒必要鬧得魚死網破,所以令高俅退軍,是大部分官員都贊同的。

結果“魏”真的被攻下來了……

在鄉軍已經奪取了燕雲的情況下,連耶律延禧都知道,除非宋廷是真的愚蠢到極致,否則怎麽都不可能再與遼軍和談!

蕭兀納反倒不這麽認為,他分析道:“陛下,我等派入金陵的諜細,傳回來一個關鍵的消息,南朝的朝局震蕩,有不少臣子提議,讓原宰相章惇回歸,主持大局!”

相比起大宋的皇城司成為擺設,遼國極為重視諜報工作,為了探明金陵的情況,也派出了大量的諜細,但耶律延禧卻不太明白:“此人朕也聽過,確實是能臣,但太傅現在提章惇,又有何用?”

蕭兀納道:“當今的南朝天子本不是太子,是因為前任官家猝亡,沒有留下遺詔,由太後指定繼承人選,當時選到這位端王時,那宰相章惇就有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